高质量发展看山西国企:晋能控股集团职工段峰、杨文华、官进军获得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4月28日,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长治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段峰,湖北三宁化工公司智能工厂推进办公室主任、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杨文华,昊源化工公司尼龙66车间主任、工程师官进军获得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并在人民大会堂接受表彰。
段峰,现任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长治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山西省第十四届人大代表,先后荣获2019年中国设备管理创新成果奖、2021年山西省志愿服务先进工作者、2023年“长治市五一劳动奖章”“煤炭行业优秀党委书记”、2024年“山西省劳动模范”等荣誉。作为长治公司发展建设第一责任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机遇、新挑战,他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建设,完整、准确、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全力以赴强党建、抓安全、稳生产、优管理、保民生。在他的带领下,2022—2024年,长治公司累计生产原煤6000余万吨。先后推动建成4座智能化矿山、37个智能化采掘工作面。作为国有企业负责人,他时刻牢记国企政治责任、社会责任,派出12支乡村振兴工作队,累计投入帮扶资金2400余万元。严格落实能源保供政策,累计完成煤炭保供任务1300余万吨。作为省人大代表,他更是主动担当、积极履职,多次深入基层一线走访调研,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同时热心公益事业,组织公司干部职工自发捐款,设立“情暖太行”公益基金,累计资助贫困学生、残疾儿童及困难群众23万余元,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杨文华,1988年从桂林航空学校微机专业毕业后,毅然选择回到家乡企业三宁化工工作。37年来,他从一名普通的仪表工逐步成长为拥有156项国家专利技术的“国宝级”专家,带领团队历时3年精心打造“5G 工业互联网”平台,使公司成为湖北省首个5G智能化工厂;使用虚拟化技术实现高速互联,建成以“两地三中心”为核心的机房架构,将人员定位追踪、装置智能巡检、设备预测性诊断、AI视觉分析、远程实时操控等工业技术应用于现代煤化工、精细磷化工、化工新材料、工业服务业四大业务主营板块;主持研发的双氧水黑屏操作、硫磺制酸先进控制等多项技术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全国化工行业。由他名字命名的“杨文华技能大师工作室”,被评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他本人先后获得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好人等荣誉,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此次全国劳动模范是他获得的第六个国字号荣誉。他说:“全国劳模这个崇高荣誉不属于我个人,属于培育我的三宁公司,属于与我并肩奋斗的每一位三宁人。劳模不只是一个荣誉称号,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将带着这份荣誉,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发挥劳模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追求卓越,为公司高质量发展、为社会持续进步贡献更多的力量。”
官进军,现任昊源化工公司尼龙66车间主任。他先后获得阜阳市五一劳动奖章、阜阳工匠、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被评为石油和化工“水效领跑者”企业节水优秀管理者。发明实用新型专利5项,获中国氮肥工业协会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两次、三等奖三次;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一项,并通过验收。官进军还是昊源化工公司创新工作室带头人。工作室自2019年创建以来,不仅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还为公司创效上千万元。2023年底,官进军负责重点项目新材料尼龙66的建设与开车,尼龙66装置提前两个月竣工投产,产品质量、产品能耗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公司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文 / 李东臻 通讯员 杨鹏 汪蕾 朱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