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展新展档期满满,“首次”频频落地,武汉会展业释放强劲活力

展会是产业发展的 " 晴雨表 "、畅销产品的 " 风向标 ",承载着更多的目光与期许。

数据显示,2025 年 1 至 4 月,武汉共举办展会节事活动 401 场,会展业蓬勃发展,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频次密、创新多、动能强 " 已成为关键词。放眼全年,全市将举办各类展会节事活动 1100 场,平均每天举办 3 场以上。

一端连着产业,一端连着市场。如何在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促进经贸往来、拉动消费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武汉会展业给出了新答案。

良之隆 · 2025 第十三届中国食材电商节在武汉举办。

■ 平均一天 3 场活动,来汉逛展成新风尚

最近一段时间,武汉各会展中心展会密集、人头攒动。" 中国光谷 " 国际光电子博览会、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刚刚落幕,全国医院建设大会、武汉种业博览会即将登场。一场场大展首尾相连,一项项新技术新产品轮番登场,数以万计的国内外客商来汉寻找商机、洽谈业务。1 至 4 月,武汉市举办展会节事活动 401 场,同比增长 35.01%,平均每天举办 3 场展会节事活动,吸引全球观众奔赴武汉。

第七届世界大健康博览会上,参展者正在了解机器人 " 黑科技 "。

" 看展式社交 " 流行,来汉逛展已成为新风尚。3 月 27 日,一年一度的国内食材头部大展——良之隆 · 2025 第十三届中国食材电商节在武汉举行。这场大型展会启用了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全部展馆,吸引全球 5500 余家企业参展,展品数量突破百万种。首次设立国际馆,展馆内汇聚了来自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 500 家海外企业。

" 我是专门来武汉参加这次展会的,计划采购一批冷链食品。" 展会现场,客商胡先生刚从天河机场赶来,甚至没来得及寄存行李箱," 我想为即将开业的餐厅寻找供应链商家,中国食材电商节肯定不能错过。"

一周前,在汉举办的第二十届 " 中国光谷 " 国际光电子博览会吸引了来自美国、德国、法国、俄罗斯、尼日利亚、马来西亚等 12 个国家和地区的 390 家企业参展。自 2002 年创办以来,该展会已累计吸引 30 余国(地区)6800 家企业参展,接待行业内观众超 60 万人次,成为推动中国光电子信息产业从 " 跟跑 " 到 " 领跑 " 的重要平台。

数字教育大会上,观众体验基于曾侯乙编钟开发的 " 数智编钟 "。陈晓彤摄

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5 月举办的 2025 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来自 23 个国家和地区的师生们走进 " 未来课堂 ",通过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及教育软件等前沿技术,体验了全球领先的数字教育应用场景;第三次选址武汉的生活用纸国际科技展览会,吸引了 9 万名观众来汉,3 月份举办的武汉体育消费展与武汉马拉松联动,3.2 万平方米的展厅每天接待上万名观众;连续举办多年的中部武汉整装家居和门窗展人气再度刷新,迎来华中五省专业观众超 6 万人,客商同比上浮 10%;家博会、动漫展、珠宝展等多场展会吸引着各行各业的外地游客赶来武汉。" 几乎每一年,我们都要来一次武汉。" 中国一拖集团的工作人员告诉笔者,因参加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自己经常来武汉,已经成了半个 " 武汉老乡 "。

在武汉连续举办多届的华中国际车展热闹非凡。

从长江之滨到光谷科创走廊,会展经济如同城市递向世界的请柬,让武汉的开放活力与创新基因在聚光灯下璀璨绽放,持续刷新着 " 国际会客厅 " 的城市形象。

■ 一业带百业,乘数效应突出

会展业是现代服务业的名片,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引擎,能够带动国际贸易、文旅业、交通业、餐饮业、酒店业和广告业等诸多行业的综合发展。

在持续加快建设 " 国家会展中心城市 " 名片的过程中,武汉会展为企业带来机遇,给消费者带来惊喜,不断积蓄着城市持续发展动能。

位于汉阳区的武汉国际博览中心涵盖展馆、会议中心、洲际酒店等多个功能区域。" 开年以来,我们一直都很忙。" 武汉国博中心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 1 至 4 月,中心已承接了展会活动 102 场,相较去年显著增长," 多个行业内标杆展会在这里举办,整体展览规模持续扩大。"

业界测算表明,展览场馆每 1 元收入可带动 9 元的相关社会收入。数据显示,今年 1 至 4 月,武汉国博中心核心配套酒店群入住率同比提升近 10%,旗下两家主要酒店营收均突破千万元量级,其中洲际酒店营收同比增长超 20%。此外,密集的会展活动有效拉动了餐饮、交通、文旅等相关行业领域的业务增长,形成良好的产业联动效应。

中国国际机电产品博览会现场热闹非凡。

各类会展活动促进合作成效好,拉动行业内经济循环。4 月举办的 2025 年世界大健康博览会上,16 个重点项目在现场集中签约,签约金额达 396.6 亿元;同月举办的第三届九峰山论坛暨化合物半导体产业博览会上,300 多家企业现场签约项目金额过百亿元,其中不乏美国、比利时、奥地利等国的领军企业。这些行业龙头展会,将为武汉带来众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资源。

" 我们每年有近六成的客户来自会展现场。" 武汉华泰数码电子负责人陆卫华说,自己从业近 10 年来,每年都要参加在汉举办的中国广告技术与设备展览会," 通过展会拓展客户渠道,我们卖出打印设备数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 20%,迎来了‘开门红’。"

新形势下,会展业亦有新机遇。如何以展会为平台,更大力度发挥扩内需促消费的作用,是今年武汉会展业的新探索。

今年 1 月,武汉市会展业协会、武汉市旅游协会、武汉酒店行业协会、武汉餐饮业协会共同发起成立了全国首个商文旅展联合体,将联合推出酒店餐饮标准化和定制化套餐,为参展人员观展提供便利。武汉市旅游协会还开发了一体化武汉会展服务平台 " 展游通 " 小程序,方便参展参会人员便捷获取消费场景体验方式。

武汉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全市会展业促进部门,将以国际专业性品牌展会为窗口,联动本土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实现 " 一个展会激活一条产业链 " 的倍增效应。

■ 做优会展营商环境,提升招展竞争力

会展活动是经济发展的 " 助推器 ",而高能级的展会需要高水平的增值服务相匹配,城市招展引会的核心竞争力是要不断提升参展参会 " 投资回报率 "。由此,武汉会展服务也在向着更高水平看齐。

格蓝若 " 劳动者 2 号 " 机器人引来诸多关注。记者 胡冬冬 摄

2024 年 12 月,《武汉市推动会展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 — 2027 年)》印发,制定了 15 项重点任务,引领全市会展业高质量发展。此后,会奖产业发展大会、中国国际道路交通安全产品博览会等高规格行业盛会首次选择武汉。

为何大型国际展会接连落户武汉?

武汉会展配套设施完善,拥有武汉国际博览中心、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光谷科技会展中心、中国(武汉)文化博览中心四大专业展馆,可展览总面积近 30 万平方米,可搭建国际标准展位约 1.5 万个。

武汉会展产业链完整,全市注册重点会展业务的企业超 200 家,业务范围涵盖会展物流、策划设计、展台搭建、主场服务等展会全流程,可为主办方提供全链优质服务。

武汉会展营商环境优良,充分发挥资金引导和激励作用。《武汉市会展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显示,在汉举办的专业展览最高可获 200 万元资金奖励,符合 "965" 产业集群发展方向的会展项目所获奖励还可继续上浮 10%。政策 " 组合拳 " 直击行业痛点,财政杠杆将撬动更多中小展会发展,释放出 " 真金白银 " 的诚意。

" 武汉将做足‘会展 + ’,持续放大展会溢出效应。" 在谈到今年武汉会展的新谋划时,武汉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深挖资源禀赋、瞄准发展赛道,积极招展引会,培育我市会展企业市场主体,因地制宜打造区域优势特色主导产业与会展业融合发展,真正放大会展产业 " 一业带百业 " 的显著乘数效应;有效发挥商文旅展联合体作用,从资源整合、协同合作、品牌建设等多维度入手,统筹协调场馆、主办方、服务商等资源,降低企业办展成本,提供 " 一站式 " 服务,推动会展行业高质量发展;支持企业积极加入国际展览业协会(UFI)、国际大会及会议协会(ICCA),获取国际认证和资源。积极承接海内外展览项目,提升核心竞争实力。

来源: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