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错了吗?
上周四,小米 CEO 雷军重新开始在微博分享健身日常,距离上次过去了整整四十天。这四十天是三月底小米 SU7 车祸事件后的公关静默期,对这场小米创业十五年来面临的最大舆论危机,雷军选择了冷处理。这或许不是公众期待的最佳公关,但算得上是最不容易出错的公关。
文 / Nico 混沌商业研究团队
雷军微博恢复健身打卡
小米的 " 至暗时刻 " 过去了吗?
微博流量虽然大不如前,但仍是电动车厂商竞争舆论的主要阵地。小米进军汽车市场后,雷军一直在微博为小米 SU7 积极宣传、发声造势。
然而,3 月 29 日晚,一辆小米 SU7 在安徽铜陵高速撞上隔离带水泥桩后起火,车上三名大学生不幸遇难。巧合的是,意外发生的前一天,雷军刚在微博纪念小米推出首款汽车一周年。
车祸事件后的第三天,雷军在微博表态,无论发生什么,小米都不会回避,会尽最大努力回应家属和社会关心的问题。五天后恰逢小米创业十五周年,雷军只发了一条简短的微博纪念:" 这只是开始,我们会继续努力 "。据悉,小米原计划的很多十五周年庆典活动大部分都取消了。
整个四月,雷军更新微博的频率降低,停更健身打卡日常,还缺席了四月底的上海车展。上周,# 雷军微博设置关注 100 天才能评论 # 冲上热搜,小米公关总经理王化发微博称,这个热搜有点小题大做,雷总设置关注 100 天才能评论已经好长一段时间了,主要是为了防水军。
雷军躲流量,舆论却不打算放过小米。五月初,小米高端车型 SU7 Ultra 因引擎盖涉嫌虚假宣传引发退款风波,又把小米汽车推上风口浪尖。小米给出了限时改配服务和赠送积分的补偿方案,但不少车主并不接受,还要继续维权。
上周六,雷军终于结束 " 战略性沉默 ",发了一条较长的微博自述过去一个月的心路历程,感谢支持者的关心,并且恢复了健身打卡。

健身打卡是雷军的微博除了产品宣传外最体现 " 活人感 " 的环节,是作为小米 CEO 之外的部分。生活化内容的回归向关注者释放出风波平息的信号。
互联网教父与流量神话
雷军大概是当下国内社交平台最活跃的互联网公司兼车企 CEO。其他 CEO 可能只在宣传期营业,比如刘强东最近亲自送起了京东外卖。而雷军却长期在社媒分享日常,今年已发过 45 次健身打卡分享。他曾说过,微博每一条都是自己写、自己发的。" 写好就先存着,中间休息的时候发一条,就显得好像我活在微博上似的。"
他有许多让人印象深刻的出圈梗,即使不关心数码圈和电动车,你也一定在某个切片中看到过他的身影——带口音的英文 "Are you Okay",酷似乔布斯穿搭风格的牛仔裤,和 360 的 CEO 周鸿祎约架,跟格力的董明珠打赌," 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 " 的金句。小米造手机时,雷军被网友戏称为 " 雷布斯 ";造车时,他被称作 " 雷斯克 "。小米手机赞助《奇葩说》,雷军本人亲自参加节目。他甚至因为颜值管理在线带 # 医美 # 词条上过热搜。
截止 5 月 16 日,雷军在抖音拥有 4547 万粉丝,微博拥有 2659.4 万粉丝(设置仅关注 100 天可评论之后,他的微博粉丝数迅速攀升),B 站拥有 547.3 万粉丝,小红书拥有 449.2 万粉丝。粉丝数量在一众互联网和电动车企业高管中遥遥领先,是小米产品最强大的宣传渠道。
但流量红利的另一面是,每当出现负面新闻,那些第一时间冲锋上阵的账号——难以分辨是铁粉、水军或是黑装粉——不可避免地引起部分路人的反感。毕竟有时候," 一粉顶十黑 "。
娱乐圈明星最擅长个人 IP 经营,但跨界经商常常遇挫;反之,商业 CEO 们运营个人 IP,也有翻车风险。中国人一贯讲究 " 事以秘成 "、" 闷声发大财 "。在小米 SU7 车祸事件前,网红留几手就曾在直播中提到 " 雷军现在人设拔得有点太高了,雷军现在整得有点高处不胜寒,我觉得挺危险。"
小米是否还要继续让雷军代表小米?
不仅雷军个人拥有庞大的粉丝群体,小米也是国内少有的拥有铁杆粉丝群 " 米粉 " 的互联网公司。
京东创始人刘强东曾坦言," 不要和雷军比营销,我们比不过他的。" 虽然嘴上服输,京东从未真正放弃过营销上的努力。京东同样经历过从和刘强东的个人 IP 强绑定,到负面新闻后的沉寂,到最近京东外卖再度借其个人知名度造势的过程。
5 月 15 日晚,雷军对员工发表内部演讲称," 三月底,一场突如其来的交通事故把这一切都击碎了。我们受到了狂风暴雨般的质疑、批评和指责,我和同事们一样,一下子都懵了……这场交通事故,让我们意识到,公众对我们的期待和要求远超了想象。" 这是雷军对小米 SU7 车祸事故相关负面舆论的回应。虽然不是直接面对公众发言,但内部演讲稿的流出,可视为小米的公关策略之一。
雷军在内部会议上的反思,说是真实的惊讶也好,对舆论预计不足的挽尊也罢,都体现了造车远比造手机要复杂得多。雷军的人设曾精准踩中互联网传播的无数节点,但物理世界的复杂路况和安全问题、驾驶者不同的习惯和经验个性,都对这个数字时代的完美个人 IP 形成了不小的冲击。
互联网公司需要持续与年轻用户建立连接,库克年年来中国和数码博主、MCN 合伙人见面便是例证。如果远离了用户,便难以占领用户的心智,为了 " 不出错 " 而放弃雷军的流量显然不是明智之举。
至少目前,小米还不打算弱化雷军个人 IP 对品牌的影响力。从技术宅、做题家到成为商业领袖,他既代表了一种理想化的新时代创业者形象,又能很好地和年轻用户互动。短期内,小米很难再找到比雷军更符合品牌调性且安全的代言人。细数小米过去的明星代言人,从 2016 年至今,因丑闻塌房的明星已有三位,相比而言,风险最小的竟然是虚拟偶像初音未来。
长期来看,一家成熟的企业应该对此有所预案,当苹果失去了风格鲜明的活招牌乔布斯,继任者库克以沉稳的实用主义形象稳固苹果的江山。或许有一天,雷军退休以后,小米也需要新的代言人。
未来的小米,是让流量归流量,生意归生意,还是继续延续 " 小米 = 雷军 " 的营销策略?至少,接下来小米的 618 活动、自研芯片玄戒 O1 的推出,都需要一波宣传热度。如今,京东尚且需要刘强东亲自送外卖引流。每天都有无数热点在抢夺消费者的注意力,放弃流量等于将现成的蛋糕拱手让人。
无论是公司发展,还是个人成长,我们总是会遇到局限。
如何打破人生和事业的局限,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认知是解开这一问题的关键钥匙。
凯文 · 凯利、彼得 · 圣吉、尤瓦尔 · 赫拉利、张首晟、周其仁、俞敏洪、左晖……
混沌 500 多位大咖老师的智慧将与你为伴。
扫描下图,和混沌一起认知世界,成就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