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岁大妈误吞枣核,造成食管穿孔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王惠 王宇 记者 李子璇)五一假期,淮安林女士(化姓)的女儿回来探亲,特意为她带了大枣。谁知,林女士在进食时不慎误吞一颗枣核,几天后疼得受不了,去医院一查竟是食管穿孔了。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林女士吞下枣核后,当即感到胸部不适,吞咽时疼痛更是明显加重。由于疼痛未向其他部位扩散,且无恶心呕吐,她误以为只是“卡了一下”,未及时就医。3天后疼痛仍未缓解,家人才意识到情况不对,紧急带她前往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就诊。

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李红玲接诊后,得知林女士食管异物嵌顿超过72小时,穿孔风险极高,立即安排其进行胃镜检查。

检查结果令人心惊:食管距门齿25厘米处,枣核横跨食管,造成食管穿孔,局部还出现渗血与搏动现象。若再拖延,极有可能引发大出血等危及生命的情况。为确保林女士得到有效治疗,李红玲以“食管异物”将其收住入院。

李红玲迅速启动多学科诊疗,消化内科、胸外科、麻醉科等多科室专家紧急会诊,共同商讨最佳治疗方案。最终成功将枣核取出。随后,李红玲对食管穿孔处进行了处理和修复。目前,林女士已顺利出院,回家休养。

医生提醒,食管是人体最“脆弱”的通道之一,管壁薄、血供丰富,异物滞留超过24小时,穿孔概率可达15%—20%。枣核、鱼刺等尖锐物一旦刺穿食管,可能引发大问题。“许多患者误以为‘忍一忍就能好’,却不知异物会像钉子一样越扎越深。”李红玲说,林女士的案例已是万幸,临床中因拖延导致感染性休克的病例并不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