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架再空降,李现被删成什么样了
就在国产电影依旧徘徊在低谷的时候,国产剧开始热闹起来了。
今天一口气定档了三部大剧——
肖战主演的《藏海传》定档 18 号播出。
宋祖儿的《折腰》今天空降。
而这其中最让我意外的,则是李现的《人生若如初见》,也在今天突然播出了。
一时形成了爱优腾三家正面对打的态势。
为什么我最意外《人生》?
那是因为这部剧的前 6 集其实在三年前已经上线过了,我甚至还写过,可就在播出的两个小时之后,却突然删除,再无踪迹,至今原因不明。
如今剧集终于播出。
或许可以从现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版本中,找出当年下架的直接原因。
下架
2022 年 7 月 18 日,或许是李现的粉丝们最 " 跌宕起伏 " 的一天。
这一天,本来是由王伟(《白日追凶》)导演,江奇涛(《人间正道是沧桑》)编剧,李现、春夏、魏大勋等人主演的《人生若如初见》,定档播出的日子。
这是一部 2020 年便杀青的剧。
由于幕后阵容颇吸引人,所以不少人在知道极限定档的消息时,都很是激动,官微原博的转发量迅速突破百万,相关话题也迅速登上当日热搜。
可是呢?
调好闹钟准时蹲守的观众们,在电视上(湖南卫视)看到的竟是《山海情》的画面。
湖南卫视官网 7 月 18 日节目单
???
撤档来得真是毫无预警。
有多突然呢?
细心的网友发现,就在开播前半小时,春夏还在满怀期待地回应粉丝。
我确实很喜欢秋红呀,很喜欢这个戏
这个戏某种程度上拉了我一把

于是一时间。
" 撤档 "、" 湖南卫视 山海情 "、" 人生若如初见没播 "、" 心疼李现 " 等话题迅速发酵,占领了热搜榜单。
但仅仅是突然定档又突然撤档的事吗?
不止。
事情的发展,随后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当晚 10 点,网友们忽然发现,爱奇艺居然一口气上线了 6 集的内容。
于是,春夏在自己微博下激动发文:
我们播了!
热搜再次出现《人生若如初见》身影,阅读量以亿数计。

就当观众还在推测,这一声感叹和种种蹊跷背后有多少不能说的曲折,两小时后,历史再次重演——
爱奇艺下线,存活时间甚至不够观众看完两集。

一时间,关于撤档的原因众说纷纭——
有人想到了历史原型。

有人统计角色占比,批判它是在搞历史虚无主义。

也有人觉得是芒果和爱奇艺的商战。

而官方也只是给出了一个 " 技术原因 " 的延播声明,再也没有动静。

直至,三年后,它再次出现。
剧集
所以,这到底是部怎样的剧?
老实说,最早听到这个片名的时候,我以为这会是一部偶像剧,可没想到的是,这居然是部相当严肃的历史剧。
故事发生在晚清。
1900 年的庚子之变让清廷彻底认清了自己,认识到了当时的中国与世界的差距,于是为求变革,也为师夷长技以制夷,清廷派出了留日学生,以学习日本的军事。
而这群学生中有三个人,代表了未来的三种方向。
一个是梁乡(李现 饰),旗人,满清开国功臣多尔衮的后人,他站在满人的一方,大概率是立宪派。

一个是杨凯之(魏大勋 饰),革命党人,他混进了留学的队伍,而日后,大概率也是想要继续推翻清廷。

一个是李人骏(周游 饰),小站练兵出来的北洋新军,袁世凯亲信,如你所知,他走的是一条骑墙却最终胜利的道路。

这三个人因为留学日本而互相亲近,却又因为日后所选的道路不同,而产生了更多的爱恨情仇。
没错,《人生》所说的,其实就是 20 世纪初,一群少年走上不同救国道路的故事。
主旨是 " 寻找未来 "。
但看得出来,导演和编剧的意图不仅仅是在聊历史。
而是试图刻画出一个时代群像出来。
比如,这里有在以往的剧集中,我们很难看出的落魄贵族——
吴越饰演的梁乡母亲。

作为多尔衮的后人,却因为先辈被削了爵,以及丈夫早故,所以她一直活得很艰难。
一方面她依然保持着那些传统的礼仪。
另一方面,只能勉强度日。
现实的问题解决不了,于是她只能靠着吸食大烟,掩盖心理上的落差。
有一个细节她演的特别好,
那是梁乡被朝廷征招去日本留学,他有机会重新踏上官宦之路时,母亲无比激动。
她连说了三句 " 冷锅冒热气了 "。

每一句都是一个层次,让这个角色彻底立起来了。
除了落魄贵族,这里还有女性觉醒——
比如春夏这个角色。

荪红本是一个普通的商人之女,一生养在闺房,并不知道什么新思潮。
但一次意外的经历改变了她。
从前几集的剧情来看,她是有着最为明显和完整的成长曲线的。
从懵懂无知。
到自由恋爱的觉醒。
再到独立自主。

我相信之后,这样的成长速度,是会加入到革命的阵营之中的。
所以《人生》的野心其实很大。
它要刻画一个时代的林林总总,要写下那个时代里每一个复杂的人。
而这样的野心,也就迎来了问题。
删减
从如今的版本来看,其实《人生》的删改情况并不严重。
很多都是细枝末节。
有一些是字幕或者人名上的改动——
比如片头字幕,原本只是交代历史背景,如今加了很长一段话,强调了一种历史局限性。
这是给自己叠了层甲。


上图原版,下图修改版(下同)
或者一些人名的变化,男主原本叫 " 良乡 ",如今改名为 " 梁乡 ",这是为了避免观众直接联想到历史上著名的保皇派人物良弼,女主原本叫 " 秋红 ",如今改名为 " 荪红 ",大概率也是为了避免让观众往秋瑾的方向去想。
而一些真实的人物也被做了模糊,就像剧里本是出现了陈独秀的角色,他在学堂里做了一番女性觉醒的演讲,这是有历史可循的,而最终也改成了程兆方的名字。


也有一些删改是为了弱化男主——
比如剧里有一场戏,留日学生出发前,有人把男主单独叫了过去,给了一笔钱。
目的是,让男主到了日本,汇报革命党的行踪。
原先的版本中,男主义愤填膺地拒绝了,并说了一番慷慨激昂的话:
孟大人,你可能不了解我们旗人
像这种告密的勾当
为我的祖宗所不齿

而如今的版本里,这段话不见了。
他没有回绝。
而是留下一个颇为暧昧的表情。
老实说,类似这样的删改我也能理解,或者即便不理解也能接受,毕竟不影响观剧。
但有些删改我就没办法接受了。
特别是对俞天白(朱亚文 饰)的改动。

俞天白是什么人?
激进的革命党。
在原本的版本中,这是一个风流成性的人,他看到荪红单纯漂亮,于是第一次见面就开始勾引她,吃她豆腐,占她便宜,也正是他的这种风流与不靠谱,才让荪红在一个个极端的困境里迅速成长,成为革命者。
但现在的版本里,他的大部分缺点都被删除。
比如在乔装夫妇买到炸药原料后,两人在车上的对话,荪红要俞天白教她日语,于是他说了一句 " 快来吻我 " 让她去学,说这是 " 你很棒 " 的意思。
而现在的版本,直接把 " 快来吻我 " 翻译成 " 你很棒 "。


比如在回来之后,荪红换衣服,俞天白按捺不住,直接扑向荪红,之后有一段很短的床戏。

这一段也被全部删除,变成了两人似乎没发生性关系。
比如在日本,老板娘说之前从没收过俞天白的房租。
为什么?
因为他会讨好老板娘,会对她说 " 我爱你 ",老板娘详细回忆了当初俞天白来东京时的事,我们可以从她的语气猜测,是不是俞天白有着靠自己那张脸吃饭的嫌疑。
而现在,则变成了老板娘简单一句," 他很有魅力 "。


如此种种。
这样的删改直接让俞天白这个人物变得立不住了。
只是因为,革命党就不能有缺点吗?
历史剧
所以现在再回头来看当年的下架事件,我觉得原因并不是什么历史虚无,也不是平台商战。
而是历史剧本身。
在内娱,拍一部非架空的古装历史剧,越来越难了。
哪怕是虚构的角色。
你当然会反驳,比如哪年哪年的《大明王朝 1566》,比如哪年哪年的《走向共和》,都不都是特别牛的历史剧吗?
但同时你要知道的是——
2003 年,《走向共和》播出后,遭到电视台冷处理,之后广电对历史题材的审查更加严格。
2007 年,《大明王朝 1566》在芒果台首播,收视垫底,严重亏本。
在市场和审查的双重困境下,2010 年后,豆瓣 8 分的历史剧只剩一个系列——
《大秦帝国》。
而即便是这个系列,最后一部也没有保住自己的口碑。

今天还有历史剧吗?
有。
但还不如没有。
2022 年有一部斥资 3.2 亿,陈宝国,张丰毅主演的历史剧,《山河月明》。
可结果呢?
豆瓣 5.6 分,或许是最直接的答案。

在这样的情况下,无论是创作者,还是投资商,都会对这个题材避而远之,觉得这是个烫手的山芋。
可是啊,历史剧是什么?
按照刘和平的观点——
" 历史就是过去与现在之间永无休止的对话。"
举例来说。
1999 年的《雍正王朝》其实是部演绎成分相当高的历史剧,当年火爆全国。
可它创作的背景是什么?
反腐。

当年,采购这部剧的央视前台长杨伟光说,"《雍正王朝》涉及敏感问题,政治导向有些难把握,比如片子的大背景是‘反腐反贪、抗击洪水’,与 1998 年的现实惊人地相似 ",他是抱着破釜沉舟的决心的。
或者,豆瓣 9.8 的神剧《大明王朝 1566》说的是什么?
也是反腐。
甚至于,本剧拍摄的缘由,就是始于官方对治理贪腐的决心,想宣传海瑞精神。

但剧集并未止步于此。
在刘和平看来,即便海瑞失败了,但他的精神也值得一再书写。
就像他说的," 海瑞一生全面宣战,临死时一看,原来是跟一架巨大的风车作战,丝毫未能改变封建专制统治。但不管他胜利还是失败,争一分是一分,如果大家都不争了,这个民族就完蛋了 "。
他更是在说一个民族进步的动力在哪里。
所以回到《人生》。
没错,这个剧哪怕是不删改,也存在着温温吞吞,节奏缓慢的问题,而删改之后,更是出现了一些不合理的状况。
不过我还是乐于见到更多这样的剧出现(希望后续不要打脸)。
因为历史就是未来。
当我们一遍遍地咂摸着历史的温度,感受那些曾经的故事时,所思考的,往往也会是当下。
我们需要一场场不同的对话。
只是可惜。
今天,还愿意这么想的人,越来越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