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街道“边角料”变“幸福泊位”
深圳新闻网2025年5月13日讯(深圳晚报记者 李鸿婷) 凭借“党建 公益 自治”多元共治模式,光明区光明街道白花社区盘活闲置地块建成公益停车场,不仅有效缓解了停车矛盾,更为基层治理创新提供了生动范例。
作为常住人口达3.5万且工业园密集的大型社区,白花社区曾因停车位极度紧张、断头路被“僵尸车”长期占据,导致居民“一位难求”。为解决这个问题,白花社区党委牵头成立了“停车治理专班”,联合公益企业共建停车场。自2022年至今,已盘活两处闲置地块,新增了220个停车位。今年2月,因规划调整,原停车场暂停使用,但社区党委迅速行动,挖掘连麻山二路的新地块资源,预计5月投入使用后可再增200余个车位。
据介绍,为实现公益车位的高效流转,白花社区推出了“活力积分”机制:居民每月参与志愿服务满20小时,便可兑换免费停车资格,而对于长期占用车位的行为,则实施“黑名单”制度加以约束。这一机制开启了居民自治的“新大门”,志愿者总数突破1760人,累计服务时长超3万小时。如今,“抢车位”现象逐渐演变为“抢积分”,邻里关系在共建共治中不断升温,社区也因这份互助与友爱而更加温暖。
(深圳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