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拉率庞大代表团访华

●本报驻巴西特派记者 邵世均●本报记者 张 旺 赵 霜●任 重

应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巴西总统卢拉于5月10日至14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卢拉访华被视为东西半球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再次握手。巴西媒体报道称,此次巴方访华代表团规模庞大,预计将与中方签署至少16项新协议,涵盖诸多领域。中巴合作长期以来一直是中拉关系的典范。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两国领导人高层互访频繁,特别是近两年的密切互动,体现了中巴双方对双边关系的高度重视,并推动了双方在政治、经贸和多边领域的全面合作。经中拉双方共同商定,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以下简称“中拉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将于5月13日在北京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出席会议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根据巴西政府网站消息,巴西总统卢拉也将出席上述会议,他与夫人罗桑热拉已于10日晚抵京。

巴西媒体:访华具有“战略意义”

在结束访问俄罗斯后,卢拉开启其第三个总统任期内的第二次对华国事访问。卢拉抵京后在社交平台X上发帖表示,将在此(与中国)建立新的伙伴关系,并在多个领域签署合作协议,这是巴中两国友好且战略紧密关系的“又一重要进展”。

根据官方日程,卢拉在华正式行程将于12日开始,当天将出席中巴企业家研讨会,重点探讨双边经贸合作机遇。13日,卢拉将出席中拉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

巴西247新闻网报道称,卢拉访华具有战略意义,标志着巴中两国关系进一步走近,并巩固中国作为巴西在国际舞台上主要合作伙伴的地位。在关税威胁政策引发经济失衡与政治动荡的背景下,卢拉做出战略选择,以消除投资者的不确定性,并兑现其促进社会公正发展的承诺。

据巴西环球在线网站报道,此次巴方访华代表团规模庞大。除各部部长、参议员和众议员外,随总统访问的还有约200名商界人士。巴西外交部宣布,总统访问期间预计将与中方签署至少16项新协议,并推进32项协议的谈判进程,涵盖农业、商业、基础设施、能源、矿产、金融、科技、可持续发展等领域。

法新社称,自2023年初重新执政以来,卢拉一直致力于改善与中国的关系。北京是巴西最大的贸易伙伴。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的数据,去年巴西对华出口额超过940亿美元。这个南美农业强国主要向中国出口大豆和其他初级产品,而中国则向巴西出口半导体、手机、汽车和药品。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巴西版11日报道,在卢拉对华国事访问期间,巴西贸易与投资促进局将开展一系列行动,以促进巴西与中国之间的贸易。相关举措包括举办中巴企业家论坛、粮食安全研讨会,与中国咖啡连锁品牌签署合作协议,以及开展推广巴西牛肉的活动。上海复旦大学国际关系学博士佩德罗·斯廷哈根表示,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中巴两国政府间的关系,还进一步夯实了双边合作基础。

两洋铁路项目受关注

“巴西政府认为对华经贸合作还有扩大的空间。”巴西新闻网站G1报道称,巴西主管亚太事务的副外长萨博亚表示,巴西对华出口额已超过对美国和欧盟的总和,现在是探索新合作途径的良机。巴方希望实现对中国的出口多元化,与中国的投资和伙伴关系多元化,并吸引中国参与新型工业化、技术培训和能源转型项目。巴西农业部部长法瓦罗表示,巴西希望扩大对华农贸合作,寻求成为中国市场肉类进口新选择,填补市场空缺。

巴方还期待吸引中国在基础设施领域投资。巴西计划与预算部长特贝特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巴中双方正积极商讨共建一条连接巴西东海岸与秘鲁钱凯港的两洋铁路,总长约5000公里。尽管该项目耗时较长,需要5年到8年才能建成,但能加速巴西与亚洲市场之间的货物流通,并对巴内陆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变革性影响。“中国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对于克服巴西在物流基础设施领域的历史问题很重要。”特贝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