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阿姨港股上市,山东夫妇如何把“上海少妇”做成茶饮界传奇?
文 | 即时刘说
5 月 8 日(就在刚刚),茶饮行业再一次迎来重磅消息,沪上阿姨成功在港交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2589),开盘报 190.6 港元,较 113.12 港元的发行价大涨 68%,市值达到 195.23 亿港元。
这家以 " 沪上 " 地域特色冠名的茶饮品牌,自成立以来便在市场中一路披荆斩棘,如今踏入资本市场,其商业版图已相当可观,旗下坐拥 9176 家门店,年 GMV 超 107 亿元 ,成绩亮眼。
而在网络江湖里,沪上阿姨还有个颇具话题性与趣味性的外号 —— " 上海少妇 " 。这一称呼源于网络热梗,最初是网友们在调侃时创造出的说法,以一种诙谐、夸张的表述,将沪上阿姨与大众对上海女性那种精致又带着市井烟火气的刻板印象奇妙关联起来。谁也没想到,这个看似调侃的外号,竟也随着沪上阿姨的发展传播开来,成为品牌在网络语境中的独特标识,与品牌一同走进大众视野,见证着沪上阿姨从默默无闻到声名远扬,直至如今成功上市的非凡历程 。
沪上阿姨港股上市的背后,同样隐藏着创始人单卫钧夫妇从山东奔赴上海的奋斗历程,见证了茶饮行业从早期价格混战逐步迈向资本角逐的升级蜕变,更是中国消费市场在下沉与全球化趋势交织下的生动写照。

从五谷奶茶到万店帝国
时间回溯到 2011 年,单卫钧与妻子周蓉蓉怀揣着 " 给孩子更好未来 " 的简单而又坚定的信念,决然卖掉在山东的房产,举家迁移至上海。彼时的上海,咖啡文化盛行,星巴克等咖啡品牌随处可见,门店内常常座无虚席;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是,传统中式茶饮却显得有些黯淡无光,市场份额被咖啡大量蚕食。一次极为偶然的机会,周蓉蓉在上海的一条幽深小巷中,发现了一家连门牌都没有的奶茶店,店门口顾客排起了长队,热闹非凡。她好奇地凑近一探究竟,原来这家店售卖的是将奶茶与血糯米混合熬煮的独特饮品,这种新颖的搭配和独特的口感深受上海当地人喜爱。
这一发现如同一束光照进了单卫钧夫妇的创业之路,他们敏锐地捕捉到了健康茶饮在市场中的潜在巨大需求。2013 年,首家沪上阿姨门店在上海人民广场附近正式开业。开业首月,这家面积仅 25 平方米的小店营业额就突破了 40 万元,这个惊人的成绩宛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千层浪,成为沪上阿姨品牌腾飞的起点,也为后续的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沪上阿姨能够在竞争激烈的茶饮市场中迅速崛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对三线及以下城市市场的精准布局和深耕细作。为了更好地适应下沉市场消费者的需求和消费能力,沪上阿姨创新性地推出了 " 轻享版 " 子品牌,该子品牌的产品价格区间在 2 - 12 元,涵盖了多料奶茶、轻乳茶、水果茶以及冰淇淋等多种品类。同时,后续又推出 " 茶瀑布 "(轻享版 2.0 升级品牌概念),进一步丰富产品矩阵。
截至 2024 年底,沪上阿姨旗下门店数量的 50.4% 都分布在三线及以下城市,其门店网络如同一张细密的大网,覆盖了从中国最北端的黑龙江漠河到最南端的海南三亚,总计 300 多个城市。这一精准的下沉市场策略,与蜜雪冰城的 " 农村包围城市 " 战略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沪上阿姨更注重区域性供应链的建设与支撑,其在全国范围内布局了 12 个大仓储基地和 15 个冷链仓库,通过高效的物流配送体系,确保每周两次为各门店配送新鲜食材,从源头保障产品品质,满足下沉市场消费者对茶饮品质的要求。
2021 年,沪上阿姨在深入研究市场趋势和消费者需求变化后,果断进行战略转型,全面转向鲜果茶战略方向。此后,品牌研发团队如同上紧了发条的机器,年均推出超 100 款新品,不断给消费者带来新鲜感。像绿豆牛乳冰,巧妙地将清甜的绿豆与香浓牛乳融合,在炎炎夏日成为众多消费者的心头好;羽衣甘蓝纤体瓶则抓住当下年轻人对健康、轻食的追求,以富含营养的羽衣甘蓝为原料,搭配其他健康食材,打造出既美味又养生的茶饮新品。
除了在鲜果茶领域持续发力,沪上阿姨还积极拓展业务边界,通过推出 " 沪咖 " 子品牌试水咖啡赛道,试图在竞争同样激烈的咖啡市场分得一杯羹。并且,品牌还涉足零食销售领域,在门店内设置零食专区,通过茶饮与零食的搭配销售,进一步拓展消费场景,逐步构建起 " 茶饮 + 咖啡 + 轻食 " 的多元化商业生态体系,满足消费者一站式的休闲消费需求。
2025 茶饮上市潮
2025 年,堪称新茶饮行业的 " 上市大年 ",众多头部茶饮品牌纷纷摩拳擦掌,密集向资本市场发起冲刺:
古茗:2 月 12 日,古茗成功在港交所挂牌上市,一时间成为行业焦点。上市后,其市值迅速攀升至 200 亿港元。古茗能够取得如此成绩,与其独特的 " 乡镇加密策略 " 密不可分。凭借这一策略,古茗在市场中成功抢占一席之地,门店数量不断增长,产品销量也一路走高,年销达到 12 亿杯的惊人成绩,成为国内第三家成功上市的茶饮企业,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蜜雪冰城:3 月 3 日,蜜雪冰城在港交所成功上市,截至目前蜜雪冰城市值其市值超过 1895 亿港元,成为茶饮界最大 IPO,也是中国第二个市值超千亿的餐饮企业,仅次于百胜中国。蜜雪冰城在全球拥有超 4.6 万多家的门店,庞大的加盟店规模和强大的供应链能力,使其成为全球最大的现制饮品企业。作为茶饮行业的老牌劲旅,蜜雪冰城上市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此前冲击 A 股失利,但这并未阻挡其上市的决心,转而三度向港股发起冲击。蜜雪冰城以其极致的性价比在市场中站稳脚跟,深受消费者喜爱。并且,蜜雪冰城在海外市场布局上成果显著,在东南亚等地开设了 4800 家海外门店。凭借庞大的门店网络和稳定的市场份额,成为茶饮行业在海外市场拓展的典范。
霸王茶姬: 4 月 17 日晚,霸王茶姬母公司茶姬控股有限公司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股票代码 "CHA",成为 2025 年首个于美上市的中国茶饮品牌,也是新茶饮领域第五个上市品牌 。其敲钟仪式别出心裁,邀请一线员工、加盟商与投资人共鉴。CFO 黄鸿飞称上市是新起点,品牌将借此迈向更广阔投资者市场。上市首日,霸王茶姬股价强势,开盘价 33.75 美元,较发行价 28 美元涨幅 20.54%,最高涨至 41.80 美元,收盘于 32.44 美元,首日收涨 15.86%,市值超 59 亿美元,募资 4.11 亿美元用于数字化、研发、供应链及海外拓展。截至年底,全球门店 6440 家,国内占比大,海外集中在东南亚,未来还将拓展北美市场 。
此外,喜茶在发展过程中选择暂停加盟业务,将更多精力放在品牌深耕和品质提升上;奈雪则积极探索轻食副牌,试图通过多元化业务布局寻找新的增长点。整个茶饮行业呈现出明显的分化态势。据相关数据显示,2024 年新茶饮行业闭店数超过 14 万家,其中三线以下城市的闭店率更是高达 60%。在这样严峻的市场环境下,上市成为头部茶饮品牌获取资金、抵御市场风险、争夺存量市场份额的关键战略举措。
茶饮 IPO 爆发逻辑
回顾 2023 年,现制茶饮市场规模达到了 2115 亿元,看似成绩斐然。然而,深入分析数据会发现,行业增速出现了明显下滑,从 2023 年的 44.3% 急剧降至 2025 年的 12.4%。在市场竞争方面,价格战打得如火如荼,甜啦啦推出的 "6 元奶茶日 " 活动,以超低价格吸引消费者,引发行业价格震荡;与此同时,原材料成本却在不断上涨,2024 年鲜奶采购价涨幅高达 18%。在价格被压低、成本却不断攀升的双重挤压下,茶饮企业的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
在这种情况下,上市融资成为众多茶饮企业维系供应链稳定与加大数字化投入的 " 救命稻草 "。通过上市,企业能够从资本市场募集大量资金,用于优化供应链体系,提高原材料采购效率和质量;投入资金进行数字化建设,提升门店运营管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线生机。
从国内市场来看,三线以下城市茶饮市场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目前,国内三线以下城市仍有约 30 万家非连锁奶茶店,这些店铺大多以 " 作坊式 " 经营为主,在产品品质、服务体系以及品牌影响力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为头部茶饮品牌的市场整合提供了广阔空间。从消费能力来看,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下沉市场消费者的消费能力逐步提升,对茶饮品质和品牌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为品牌茶饮企业开拓下沉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
放眼全球,东南亚市场成为茶饮行业新的增长蓝海。东南亚地区人口众多,消费市场潜力巨大,但目前该地区人均茶饮消费不足中国的 1/3。蜜雪冰城在印尼已成功开出 2600 家门店,充分证明了茶饮在东南亚市场的受欢迎程度和市场潜力。沪上阿姨也开始试水马来西亚市场,试图在海外市场分一杯羹。在资本的助力下,茶饮企业通过全球化战略布局,讲述新的增长故事,拓展企业发展边界。
沪上阿姨 99.7% 的门店采用加盟模式,这种轻资产运营模式在品牌扩张初期展现出强大的优势。加盟商的资金和资源能够快速助力品牌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开设大量门店,实现规模的迅速扩张。然而,随着门店数量的不断增加,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单店 GMV 从 2023 年的 160 万元降至 2024 年的 140 万元,这一数据下滑反映出在快速扩张过程中,品牌可能面临单店运营效率降低、市场竞争加剧等问题。
上市后,沪上阿姨需要更加谨慎地平衡规模扩张与品质控制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要继续发挥加盟模式的优势,利用加盟商的力量进一步拓展市场;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加盟商的管理和监督,建立更加完善的质量管控体系,确保无论在哪个地区的门店,消费者都能享受到统一标准的优质产品和服务,避免因个别门店出现问题而引发品牌信任危机,这将是沪上阿姨上市后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沪上阿姨上市前景
站在资本市场的新起点,沪上阿姨虽然交出了一份亮眼的上市成绩单,但这只是其商业征程的新开始。面对茶饮行业日益激烈的竞争格局、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以及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沪上阿姨未来的发展既充满机遇,也面临诸多挑战。它能否凭借自身优势,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可持续发展?
首先,供应链护城河。沪上阿姨构建的全国性仓储网络以及每周两次的冷链配送体系,成为其在市场竞争中的强大护城河。通过这一高效的供应链体系,品牌能够确保各门店及时获得新鲜、优质的原材料,从源头保障产品品质。稳定且优质的供应链不仅能够满足品牌在下沉市场快速扩张的需求,还能降低采购成本,提高运营效率,为品牌的长期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其次,加盟商黏性。从数据来看,2024 年新增门店中约 48.8% 来自老加盟商再开新店,这一数据充分反映出加盟商对沪上阿姨品牌的高度认可和强大的续投意愿。老加盟商在长期经营过程中,对品牌文化、运营模式以及市场需求有着深入了解,他们的持续投入不仅为品牌扩张提供了资金支持,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新开门店的运营质量,有利于品牌的稳定发展。
第三,健康化产品矩阵。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Z 世代逐渐成为茶饮消费的主力军,他们对健康、养生的关注度日益提高。沪上阿姨敏锐地捕捉到这一消费趋势,构建了以果蔬茶、轻乳茶等为代表的健康化产品矩阵。这些产品不仅口感丰富,还富含多种营养成分,满足了年轻消费者对美味与健康的双重追求,在市场竞争中形成了显著的差异化竞争力。
沪上阿姨又同样又有三大潜在风险挑战。具体而言:
一是加盟依赖症。沪上阿姨对加盟模式的高度依赖,虽然在扩张阶段带来了诸多优势,但也潜藏着巨大风险。由于大部分门店由加盟商运营,总部对门店的管控难度相对较大。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部分加盟商为追求短期利益,忽视产品质量、服务标准等问题,一旦这些问题集中爆发,将会对品牌形象造成严重损害,引发品牌信任危机,影响品牌的长期发展。
二是咖啡赛道试错。沪上阿姨推出的 " 沪咖 " 子品牌在咖啡赛道的探索并不顺利,2024 年关闭了约 300 家门店。咖啡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不仅有星巴克、瑞幸等传统咖啡巨头,还有众多新兴咖啡品牌不断涌入。沪上阿姨在咖啡领域缺乏足够的品牌沉淀和市场经验,产品特色不够突出,未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如何调整咖啡业务战略,重新在咖啡赛道找到突破口,是沪上阿姨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三是出海滞后。在茶饮行业全球化的浪潮下,蜜雪冰城、霸王茶姬等品牌纷纷在海外市场大规模布局,取得了显著成绩。然而,截至目前,沪上阿姨仅在海外开设了 1 家门店,与行业竞争对手相比,出海步伐严重滞后。海外市场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机遇,但也面临着文化差异、市场环境不同等诸多挑战。沪上阿姨需要加快海外市场拓展步伐,制定适合海外市场的营销策略和运营模式,否则将在全球化竞争中逐渐被边缘化。
行业需要产业深度与文化厚度,而非短期的热度与喧闹。在当下这个资本、供应链与用户价值相互交织博弈的复杂市场环境中,沪上阿姨以上市为新的起点,能否成功穿越市场周期,真正实现成为百年品牌的宏伟目标,这不仅考验着品牌自身的战略决策能力、市场应变能力,更需要其在产品品质、服务体验以及品牌文化建设等方面持续深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