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乐山展演月”5月10日启幕 开幕戏为《四世同堂》

封面新闻记者 杜卓滨

5月7日,封面新闻记者从乐山市委宣传部获悉,第十届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近日在国家话剧院启幕。从全国各地脱颖而出的15部大剧场佳作和10部小剧场精品,将在4月至9月,以北京与乐山双城为舞台,倾情巨献。

据介绍,本次邀请展在举办形式上大胆创新,首次走出北京,启动“乐山展演月”,活动时间为5月10日至6月10日。由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导演的话剧《四世同堂》,将作为开幕大戏在乐山职业技术学院礼堂上演。随后,由赵淼编剧、导演的三拓旗形体戏剧《水生》,杭州话剧艺术中心出品的纪录式戏剧《了不起的你》,根据老舍文学作品创作,由黄盈编剧、导演的话剧《我这半辈子》,北京市西城区文化馆原创话剧《京报》,四部作品将先后在乐山夹江剧场、乐山市老干部活动中心、乐山沫若剧场上演。

《四世同堂》是一部表现抗战北平沦陷区普通民众生活与抗战的长篇小说,被老舍先生自认为“从事写作以来最长的、可能也是最好的一本书”,文学界将其评为“20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其文学、艺术和思想、社会价值超越于《茶馆》《骆驼祥子》等作品,更被称为“值得每一代中国人阅读的文学经典,值得每一个中国人珍藏的民族记忆。”

以往剧照。

话剧《四世同堂》由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导演田沁鑫采用“新现实主义”手法,把半个多世纪前的老舍先生笔下的北京西城“小羊圈”胡同搬到舞台上。

该剧通过舞台效果将祁家、冠家、钱家三户人家的院内、室内,和胡同风情巧妙地呈现在舞台上,与演员们互动性地展开八年抗战中北京人民艰难、忍耐、抗争的生活画卷。该剧以立体化的舞台风貌,以讲述中国故事特有的文化立场,和坚持精品奉献人民的文化态度与自信,集结中国国家话剧院优秀的演员们,生动展现老舍笔下这部浩繁的“平民史诗”。

2010年10月底,话剧《四世同堂》在台湾中山纪念馆首演即引起轰动,开“大陆话剧台湾首演”先河。随后,这段发生在抗战时期,有关老北京小羊圈胡同百姓悲欢荣辱的故事讲到了台北、北京、香港、澳门、上海、深圳等六十多个城市,演出近四百场。这部带着老舍先生鲜明语言魅力的平民史诗,征服了大江南北30余万观众。《四世同堂》还揽获了2011国家艺术院团优秀剧目展演优秀剧目奖、2012年话剧金狮奖、第十四届文华奖“文华优秀剧目奖”等诸多大奖。

以往剧照。

剧情简介

一九三七年卢沟桥一声炮响,拉开了中日全面战争的序幕,也彻底打乱了北平城里小羊圈胡同平静的生活。乱世之下,勤劳本分的城市平民的生活每况愈下:拉车的小崔、唱戏做票友的小文夫妇、热心的李四爷、与奶奶相依为命的程长顺……他们的遭遇各有不同,却都在逐渐丧失着最基本的尊严与希望。

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钱诗人”受到战乱的波及家破人亡,而这却促使钱默吟抛弃了知识分子的懦弱慵懒,成为了一个铮铮铁骨的斗士。

与之恰成对比的,是那些借乱世上位的投机分子。冠晓荷大赤包夫妇就是其中活得精彩滋润的一对,而这并没有得到冠家其余成员的认可。祁家是小羊圈胡同最本分平和的人家。面对变乱,家庭成员也凸显出迥异的派别立场。祁老爷子的三孙瑞全离家抗日音信全无;次孙瑞丰在妻子的怂恿下在伪政府中谋到美差;长孙瑞宣是一位中学英文教师,他在“尽孝”与“尽忠”之间因不能两全而徘徊,挣扎着,同贤妻韵梅维持着一家老小生计。祁老爷子能否守住四世同堂的理想、能否过上八十大寿,成了他人生最后的悬念。

(乐山市委宣传部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