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新突破!氢航院新能源四座全复材飞机中试线厂房交付
4月29日,氢航院新能源四座全复材飞机中试线厂房正式交付,标志着延庆区在新能源通航飞机整机生产领域实现阶段性新突破,为区域低空科技产业高质量创新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据介绍,氢航院新能源四座飞机中试线厂房位于中关村延庆园东环路1号院1号厂房东侧,建筑面积9708平方米,交付后,由氢航院杨凤田院士团队为核心组建的北京锐翔通用飞机制造有限公司,将专注于氢能通航飞机、地效飞行器、无人机等领域的研发与生产。
“我们预计5月底完成中试线设备安装及调试,6月初启动RX4E四座电动飞机投产工作,9月底实现首架飞机正式下线。”北京锐翔通用飞机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榕介绍道。
后续,北京锐翔通用飞机制造有限公司将在新建的厂房内建设新能源通用飞机中试线,该中试线将具备复合材料成型、零部件生产、总装等能力。计划于2025年在该生产线生产世界首款四座电动飞机,并同步开展氢能四座飞机、氢通勤运输类等机型的试制,为我国新能源通用航空领域摸索出更多的新能源技术路线,以实现通航的碳中和、碳达峰的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凤田领衔的氢航院研发团队,在新能源通用飞机设计、复合材料成型、氢能测试等领域优势显著。此前,其团队研发的RX4E四座电动飞机,是我国乃至全球首个申请CCAR-23部正常类飞机适航审定的电动机型,凭借高效率电推进系统、高升阻比气动布局及轻质复材结构设计,具备节能、环保、低成本等特性,可广泛应用于飞行培训、旅游观光等场景。
与此同时,此次厂房交付也是延庆区落实《北京市促进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的阶段性成果。延庆区按照低空产业安全健康发展要求,集聚产业生态资源打造未来低空城,加速推进中关村(延庆)低空科技产业园建设,全力打造低空产业生态链,致力建成全市低空科技产业先导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低空科技产业集群。
通讯员 张思琦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洋
编辑/汪浩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