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玩”电动两轮车,又要搞事情?

最近,比亚迪又搞了一件 " 大事情 "。

就在 5 月 17 日,比亚迪正式发布两轮、三轮车电池产品,宣布全面入局轻型出行能源体系。

要说车圈最 " 闲不住 " 的车企,老狐觉得比亚迪必定得排在第一位。哪里的水深,它总要去哪里搅一搅,前些年是新能源汽车领域,现在是电动两轮车领域。

其实,对于比亚迪要入局电动两轮车这件事,老狐并不觉得奇怪。

早在 2020 年,比亚迪就已经为滴滴青桔提供两轮锂电池配套,并与台铃等整车品牌建立合作,搞了 " 车电同寿 " 等汽车级技术的跨界融合。说白了,现在只不过是比亚迪从幕后配套走向台前主导了,不算是一时兴起。

不过,一个一直在电动汽车领域发力的车企,要 " 玩 " 电动两轮车,很难让人不去猜想一个问题,那就是:比亚迪到底想干什么?图名、图利,还是闲着没事搅搅局?

今天,老狐就和大家聊一聊这件事。

庞大市场带来的吸引力

没人会无缘无故做一件事,比亚迪这种在行业内摸爬滚打多年的车企更是如此。在老狐看来,比亚迪如此大张旗鼓的官宣 " 入局电动两轮车 " 领域,最核心的前提,还是看到了如今电动两轮车的庞大市场潜力。

远的不说,我们就看最近两年的数据。老狐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关于电动两轮车的信息发现,2024 年,全球电动两轮车行业出货量大约有 7000 万辆,对比 2023 年的 6740 万辆,增速约为 3.9%。

其中,中国国内的销量占比八成,欧洲占比一成,东南亚与非洲市场等第三世界国家增速明显。

如果再具体一点来说,根据相关媒体统计的数据,目前,中国电动两轮车市场年销量接近 5000 万辆,保有量超 4 亿规模。

而在电动两轮车领域,最大的损耗主要是电池,基本上每隔 3-5 年,电池都要换一换。这样的电池更换周期,无疑又会进一步增加电池方面的业务。

当然,这还只是暂时的数据。2024 年 8 月,商务部等五部门确定了电动两轮车以旧换新的实施方案。2025 年,以旧换新的国家补贴政策进一步深化。

国补政策如果一直持续促进下去,电动两轮车领域未来的潜力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大。如此大的保有量规模,如此快的增长速度,对比亚迪来说意味着什么,老狐就不用多说了吧?

为什么要选择此时入局?

既然电动两轮车有如此大的潜力,入局应该是非常明确的事情。而比亚迪为什么不早不晚,偏偏选择此时入局呢?

老狐认为,这是一个关乎 " 时机 " 的问题。比亚迪虽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做的不错,但是下场做电动两轮车,也需要等万事俱备。

总的来说,我们可以从两个大方向来看。

一方面,比亚迪需要在入场前 " 热身 "。所以,比亚迪并没有头脑一热想干就干,而是首先选择跨界合作,也就是给人家提供电池。

不管是 2020 年为滴滴青桔提供两轮锂电池配套,还是去年和台铃达成全球战略合作,其实都是在为接下来的正式入局做铺垫。

另一方面,2025 年,官方和用户对安全性的重视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2025 年新国标《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 — 2024)》对电动两轮车有了新的安全要求,同时,随着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电动两轮车的 " 痛点 " 也越来越明显。行业内电池品质参差不齐,铅酸电池暴露出的寿命、续航、安全等方面的问题更是成为了老百姓的 " 心病 "。

现在市场亟需一个 " 搅局者 ",来 " 整顿 " 行业乱象,解决核心 " 痛点 "。而此时,比亚迪已然在与电动两轮车合作的过程中积累了不错的经验,同时又有自研电池技术做筹码,正是入局的好时机。

是否会改变市场格局

当比亚迪喊出 " 铅酸退场,铁锂新启 " 的口号,宣布要入局电动两轮车的时候,不知道你们怎么看,老狐有一种,接下来电动两轮车领域要 " 变天 " 了的感觉。

5 月 17 日,比亚迪正式发布了两轮车磷酸铁锂电池,预示着比亚迪的刀片电池技术,开始应用在两轮车领域。

而刀片电池的实力大家是知道的,超长寿命、超级智能、超长续航、超级安全等优势都是公认的。

内置的比亚迪自研的 BMS 智能温控系统,更是可以对电池进行实时监控,保障用户电池安全,延缓电池衰减。

车规级的电池技术,下放到电动两轮车领域,这种冲击力不是一般电动两轮车品牌能招架的住的。这种情况下,行业标准会被拉高,未来的市场竞争会更激烈。

原本的那些传统品牌想 " 躺赢 " 是不可能了,毕竟,现在不是只看价格和品牌的时候了,在大家愈发重视电池安全和性能的当下,会有更多消费者去看一台车的长期使用价值。

而如果跟进比亚迪的磷酸铁锂电池,成本必然会提高,有实力有技术的优质品牌会在这一轮冲击中进一步向上进阶,而小品牌则可能被淘汰或沦为代工厂,整个行业格局的改变是早晚的事情。

那么,比亚迪这么做,只是为了 " 搅局 " 吗?老狐觉得,也许未必。

比亚迪这种一向走一步看三步的 " 布局者 ",做事不可能就一个目的。换一个角度看,比亚迪一旦改变电动两轮车领域的格局,其所带来的 " 光 ",很可能还会 " 照亮 " 外卖领域里骑手们的天。

有数据表明,全职外卖骑手的平均日均骑行超过了 300 公里。传统的电动车续航能力有限,现有的解决方案里,外卖骑手需要频繁更换电池或充电,这不仅浪费时间,影响接单量,还会增加成本。

而 2023 年杭州外卖小哥电动车自燃事件,至今可能还让不少骑手心有余悸。这个干得累,安全又没保障的行业,需要有人为他们 " 撑腰 "。

比亚迪此次入局,等于给了外卖骑手们 " 第三种选择 "。老狐觉得,这是值得肯定的好事。

结语

电动两轮车领域市场潜力巨大,行业内关于电池续航与安全的呼声渐高,比亚迪入局电动两轮车领域也算是借势而行。

老狐觉得,一潭死水的行业是得不到快速发展的,不管是出于利益角度,还是出于对某些行业人群的关注,电动两轮车市场也确实需要比亚迪这样 " 闲不住 " 的企业来搅搅局了。

参考资料:

微博、汽车之家

编辑:M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