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旅游商圈快餐四菜一汤173元,别说“嫌贵可以不吃”

极目新闻评论员 吴双建

近日,“上海某店的快餐四菜一汤收费173元”的视频引起热议,有网友认为售价有些离谱,也有网友认为上述情况只是个例。5月24日,该商家相关负责人表示,门店位于旅游商圈,菜品是明码标价的,顾客可自由选购。“南京路的租金、人工成本各方面都比较高,景区这边(菜价)比小区门店是要高的。小米粥是大碗的,肯定有分量。对于博主拍的视频,我觉得是夸大其词。”()

相关视频截图

在视频中,博主选择了四道菜品和一碗汤,结账时被告知要付173元。博主感叹价格贵,店员便逐一报菜名和售价进行解释。

“29元的凉拌黄瓜、39元的娃娃菜、18元一碗的小米粥,吃得我泪流满面。”为什么吃得“泪流满面”呢?博主可能是在表达“肉疼”的感觉,觉得太贵了。

餐饮行业属于市场定价,只要商家明码标价,没有强迫消费,消费者自主选择,双方公平交易,就不存在什么问题。商品的价格取决于很多因素,地段、环境、味道等,有时候还要看餐饮品牌的档次。当然,像机场、火车站、列车上等特殊场所,空间相对封闭,缺乏完全市场竞争的环境,同样可能导致价格比较贵。对此,消费者可以采取一些应对之策。

吃的时候对价格知情,吃后算账又喊贵,有网友认为有些矫情,说“嫌贵可以不吃”。首先,消费者有喊“贵”的权利,他又没说商家违法。不排除消费者知道价格,自以为价格高味道应该不错,结果吃后觉得一般,所以觉得性价比不高。更不排除一些游客到当地,有时候准备不足,被价格小小地“震撼”一下,吃完后发个视频吐槽也是正常的。

有个别网友认为,一些博主故意到店里来打卡,吃后发视频吐槽太贵来吸引流量。在此强调,只要评价在合理范围之内同样无可非议。

毕竟,就事论事。商家承认这173元里,包含了高租金和高人工成本,并没有说自己家的味道独特。博主吃的,本质上还是快餐。

贵是一种消费体验,消费者有权表达感受,“吃后算账”没有什么问题。他自称吃得“泪流满面”,店家称“夸大其词”,互相合理评价挺好。总之,如果商家有违法违规行为,消费者可以去相关职能部门投诉。“贵不贵”引发议论同样不是坏事,还可以给其他消费者有所参考。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