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手机之王”竺兆江,四年财富缩水百亿

雷达财经出品 文 | 孟帅 编 | 深海
在非洲 " 闷声发大财 " 的传音控股掌舵者竺兆江,正经历财富版图的剧烈震荡。
在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5 胡润全球富豪榜》中,竺兆江以 155 亿元的财富位列第 1796 名。但相较 2021 年高达 260 亿元的财富巅峰,其身家在四年间缩水 105 亿元。
在国内鲜为人知的传音,其实是非洲家喻户晓的手机品牌。而传音在非洲能有今天的成绩,身为创始人的竺兆江功不可没。1996 年,竺兆江以波导基层业务员身份开启职业生涯,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与卓越销售才能迅速崭露头角。
2006 年,因开拓非洲市场的提议未获支持,竺兆江毅然选择单飞,创立传音控股。通过一系列本土化的技术创新及精准的营销宣传,传音成功撬开这片潜力巨大的市场,一跃成为 " 非洲手机之王 "。
然而,光环之下,竺兆江掌舵的传音控股正陷入业绩与资本的双重泥沼。2024 年,公司营收与归母净利润增速显著放缓。2025 年第一季度,这两项核心指标更是双双负增长,毛利率也持续承压。
尽管传音在全球及非洲市场仍占据重要地位,但在引以为傲的非洲市场,传音正面临小米、OPPO 等品牌发起的猛烈攻势,其市场份额与毛利率因此受到一定的冲击。而在资本市场上,传音控股年内股价下跌超两成,较历史高点更是惨遭 " 腰斩 "。
四年缩水 105 亿,竺兆江遭遇财富 " 滑铁卢 "
作为财富领域的权威风向标,胡润研究院每年发布的《胡润全球富豪榜》,向来是外界观察全球富豪财富动态的重要窗口。在这张备受瞩目的榜单上,来自不同行业的富豪们命运各异,有人因财富暴涨风光无限,也有人因资产缩水陷入低谷,财富的起伏与时代浪潮相互激荡。
在不久前揭晓的《2025 胡润全球富豪榜》中,52 岁的传音控股掌舵人竺兆江以 155 亿元财富位列总榜第 1796 名的位次。
回看历年的《胡润全球富豪榜》,竺兆江的财富轨迹犹如过山车般跌宕起伏。2020 年,竺兆江以 100 亿元财富首次跻身榜单,精准卡位第 2000 名,正式踏入全球亿万富豪之列。
次年,他的财富迎来爆发式增长,飙升至 260 亿元,较前一年增加 160 亿元。这一年,风头无两的传音控股化身 " 造富机器 ",不仅让竺兆江站上财富新高峰,还将阿里夫・乔杜里、刘仰宏、严孟一同送上榜单(财富均为 70 亿元)。
然而,财富的浪潮从未停歇。此后几年,竺兆江的财富经历剧烈震荡。与 2021 年登上《胡润全球富豪榜》时的巅峰时刻相比,今年他的财富缩水 105 亿元。
雷达财经梳理发现,在今年的《胡润全球富豪榜》中,云集了多位来自消费电子行业的大佬。在这场财富较量中,竺兆江的 155 亿元虽与小米创始人雷军的 2200 亿元相差悬殊,但与 OPPO 陈明永的 185 亿元仅一步之遥,更是与 vivo 沈炜财富持平,甚至超越了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的 130 亿元,在高手如林的行业中牢牢占据一席之地。
竺兆江能在富豪榜站稳脚跟,其财富密码在于他一手缔造的传音控股。这家在国内略显低调的企业,在海外市场却书写着传奇。据传音控股此前发布的财报显示,其控股股东为深圳市传音投资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竺兆江。
截至去年末,深圳市传音投资有限公司持有传音控股 49.15% 的股份。另据天眼查显示,竺兆江持有深圳市传音投资有限公司 20.68% 的股份。据此计算,竺兆江于传音控股的持股比例约为 10.16%。
不过,据同花顺 iFind 显示,相比截至 2019 年 3 月 29 日时的 11.73%,竺兆江的持股比例在近几年不断下调。
目前,竺兆江身兼传音控股董事长与总经理双重职务,且已取得其他国家或地区居留权。2024 年,他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 784.31 万元。
凭借传音控股实际控制人的身份,竺兆江不仅坐拥百亿财富,还可通过分红收获不菲的收益。同花顺 iFind 显示,自 2019 年上市以来,传音控股累计现金分红 8 次,累计现金分红数额高达 123.18 亿元,分红率超过 54%。
竺兆江另辟蹊径,炼成 " 非洲手机之王 "
在国内智能手机市场的喧嚣中,不少消费者可能未曾听说过传音的名字。但在远隔万里之外的非洲地区,传音可以算得上是家喻户晓的手机品牌。而站在传音背后的传奇人物,正是创始人竺兆江。
不过,竺兆江为人低调神秘,极少出现在公众视野。1973 年,竺兆江在浙江宁波奉化出生。1996 年,从南昌航空大学毕业的竺兆江,带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踏入职场。
彼时,国内手机行业刚刚萌芽,波导作为新兴手机制造商正广纳贤才。竺兆江果断抓住机遇,从销售传呼机的基层业务员做起,就此开启了他波澜壮阔的商业征程。
在波导工作期间,竺兆江的销售天赋与勤奋展露无遗。他深入市场一线,细致入微地了解消费者需求,并不断优化销售策略。凭借出色的表现,初出茅庐的他短短数月便登上公司销售冠军的宝座。此后,他更是仅用三年时间,便实现了从基层业务员到华北区首席销售代表的华丽转身。
2003 年,年仅 30 岁的竺兆江升任波导销售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并主动请缨开拓海外市场。在他的带领下,波导手机在海外市场迅速打开局面:2005 年前后,波导手机出口量高达 600 多万台,稳稳占据中国手机出口榜首的位置。
海外市场的开拓经历,让竺兆江将目光投向了充满无限潜力的非洲大陆。当时的非洲,虽然手机普及率较低,但庞大的人口基数、逐步发展的经济,使得手机市场需求呈现出迅猛增长的态势,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经过深入的市场调研,竺兆江向波导高层提议加大对非洲市场的投入。然而,他的建议并未得到重视,波导高层认为非洲市场风险高、回报周期长,不愿轻易涉足。
提议被否定后,竺兆江陷入了深思。他坚信,非洲市场对于波导而言是一片极具潜力的蓝海,若不能把握这一机会,将会错失巨大的发展契机。于是,在 2006 年,竺兆江毅然决定离开波导踏上创业之路,传音控股由此诞生。
为了能在非洲市场站稳脚跟,竺兆江带领团队深入非洲各地,全面了解非洲消费者的需求。通过大量的市场调研,他们发现了非洲消费者在手机使用过程中的诸多痛点,而这些痛点恰恰成为了传音的市场突破口。
针对非洲消费者的需求,传音展开了一系列极具针对性的产品创新。比如,考虑到非洲人肤色较深,在传统手机拍照时难以呈现出理想效果,传音专门推出了黑人照相美颜功能,通过优化相机算法,让当地消费者也能拍出展现自身魅力的照片。
由于非洲部分地区电力供应不稳定,手机续航成为了消费者的一大困扰。为此,传音推出了多款具备超长待机功能的手机产品,并配备快速充电技术,有效解决了非洲消费者的充电难题。
而在通信方面,鉴于非洲地区运营商众多,消费者常常需要使用多张 SIM 卡,传音将国内的双卡双待技术引入非洲,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开发出四卡四待功能,极大地满足了当地消费者的使用需求。
除了产品上的创新,传音还采用了贴近非洲消费者生活方式的营销策略。凭借这些本土化的努力,传音迅速赢得了非洲消费者的喜爱。随着在非洲市场的不断深耕,传音的业务规模持续扩大。
2019 年 9 月,传音控股成功在上交所科创板挂牌上市,这标志着公司迈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伴随着公司登陆资本市场的步伐,身为幕后掌舵者的竺兆江也成为了富豪榜上的常客。
如今,凭借卓越的产品性能和持续的本地化技术创新,传音在非洲市场拥有远超其他手机厂商的市场占有率和广泛的品牌影响力,被誉为 " 非洲手机之王 "。在巩固非洲市场领先地位的同时,传音还积极开拓非洲以外的新兴市场。
经过多年发展,传音已成为全球新兴市场手机行业的重要力量,旗下拥有 TECNO、itel、Infinix 等多个知名品牌。2024 年,传音手机整体出货量约达 2.01 亿部,产品覆盖非洲、南亚、东南亚、中东和拉美等全球多个新兴市场。
传音业绩承压,非洲大本营遭雷军们 " 偷袭 "
竺兆江近年经历财富起伏的背后,其掌舵的传音控股当下正经受着业绩增长乏力与资本市场遇冷的双重考验。
财报显示,2024 年,传音控股实现营收 687.15 亿元、归母净利润 55.49 亿元。两项指标虽仍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速大幅放缓。
其中,营收增速从上年的 33.69% 降至 10.31%,归母净利润增速更是从上年的 122.93% 骤降至 0.22%,增长近乎停滞。
而若具体至单季度,传音控股的业绩颓势则表现得更加明显。去年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公司的营收同比分别减少 7.22%、9.39%,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减少 41.02%、0.44%。
进入 2025 年,传音控股的业绩仍未得到有效的改善。今年第一季度,公司营收同比减少约 1/4 降至 130.04 亿元,归母净利润更是暴跌近七成,仅剩 4.9 亿元。
与此同时,传音控股的毛利率近来也持续走低,从 2023 年的 24.45% 降至 2024 年的 21.28%。今年第一季度,该指标进一步降至 19.27%。
对于一季度交出的这份并不亮眼的成绩单,传音控股解释称,主要受市场竞争以及供应链成本综合影响,营业收入及毛利额减少所致。
尽管在国内知名度有限,但传音在全球市场占据颇为重要的地位。根据 IDC 数据统计,2024 年传音在全球手机市场占有率达 14%,位列第三;在全球智能机市场,传音以 8.7% 的份额排名第四。
而在非洲主战场,传音更是当之无愧的领军玩家。根据 IDC 数据统计,2024 年,传音控股在非洲智能机市场的占有率超过 40%,排名第一。
此外,在南亚市场,传音控股也有着不小的影响力。2024 年,其在巴基斯坦智能机市场的占有率超过 40%,排名第一;在孟加拉国智能机市场的占有率为 29.2%,排名第一;在印度智能机市场的占有率为 5.7%,排名第八。
不过,在非洲这片曾为传音带来辉煌的热土上,传音正遭到越来越多对手的 " 围攻 "。在去年 9 月的中非企业家大会上,小米创始人雷军公开宣布加码对非洲市场的投入。
除了小米,华为、vivo、OPPO 等国内手机巨头纷纷将目光投向这片潜力巨大的市场,一场针对传音 " 霸主地位 " 的挑战正愈演愈烈。
而这些竞争对手的快速布局已初见成效,传音在非洲市场的 " 蛋糕 " 正被逐步蚕食。据 Canalys 披露数据显示,2024 年,小米在非洲智能手机市场的出货量同比飙升 38%,以 11% 的市场份额高居第三。

而 OPPO 旗下的 realme 更是以 89% 的惊人出货量增速强势崛起,凭借 5% 的份额紧随其后,位列第四;OPPO 也凭借 4% 的份额跻身第五。这些新晋竞争者的迅猛发展,已然对传音在非洲市场的主导地位构成一定的威胁。
在愈发激烈的竞争下,传音控股在非洲地区不仅市场份额遭到冲击,就连毛利率指标也受到影响。2024 年,传音控股在非洲地区的营收增速从上年的 6.74% 降至 2.97%,毛利率也从上年的 30.97% 降至 28.59%,同比减少 1.46 个百分点。
面对困局,传音试图通过多元化战略寻求突破。传音控股在财报中提到,基于在新兴市场积累的领先优势,公司积极实施多元化战略布局,在新兴市场开展了数码配件、家用电器等扩品类业务以及提供移动互联网产品及服务。
不过,相比手机业务,传音控股其他业务的体量目前仍存在明显的差距。分产品来看,去年,公司来自手机板块的收入达 631.97 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超过九成,而同期公司来自其他板块的收入仅为 42.59 亿元。
业绩承压之际,传音控股在资本市场上也遭受 " 冷遇 "。截至 5 月 22 日收盘,传音控股报 74.5 元 / 股,股价年内下跌 21.58%,而较此前 168.77 元 / 股(前复权)的历史高点更是已跌去一半以上。
在雷军们的 " 围剿 " 下,曾经的 " 非洲手机之王 " 传音接下来将如何捍卫自己的领地?雷达财经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