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国产“博赫达纳”4.0自行榴弹炮前线开火 预设阵地储存弹药

近日,乌克兰军方发布了一组宣传照片,展现了自行榴弹炮作战的场景。

值得注意的是,照片中出现的是乌克兰国产 " 博赫达纳 "4.0 自行榴弹炮。" 博赫达纳 "4.0 采用的是太脱拉 " 不死鸟(Phoenix)" 底盘,并在驾驶舱外侧覆盖了铁丝网屏蔽装甲,提高防御 FPV 自杀式无人机和无人机空投小型弹药的效果。

一名炮兵正在测量坐标,做射击前的准备工作。尽管自行榴弹炮有 GPS 定位功能,但在前线 GPS 信号经常受到干扰的情况下,传统的光学设备还是很有必要的。

这个射击位置储存有弹药,看来是一个预设阵地,一名炮兵正在为弹丸安装引信。

炮手坐到炮身左侧的座椅上,他正在对目标进行预瞄准。注意照片右侧竖立着的多根天线,这是多频段干扰装置,用来干扰附近区域的无人机。

一名炮兵打开炮闩,等待装填弹药。这种榴弹炮采用立楔式炮闩,有利于提高射击速度,但闭气效果不如螺式炮闩。

155mm 炮弹采用分装式弹药,先装入的弹丸会被炮闩顶部的三角形弹出装置顶住不会下落,然后装填手使用一根木制装填杆将其推进炮膛,让弹带与膛线接触。据一位前炮兵说,这个动作很有技巧性,需要保证弹带嵌入膛线,又要避免嵌入过多。" 博赫达纳 "4.0 炮身右侧配备了自动装填装置,不会由炮兵使用装填杆推动弹丸,但药筒仍然需要由炮兵手动装填,好在药筒重量较轻,操作还算轻松一些。

装填完毕,炮手需要对火炮进行精瞄,修正装填过程中造成的偏差。

尽管乌克兰国产 " 博赫达纳 " 系列自行榴弹炮配备的是北约标准的 155mm/L52 榴弹炮,却安装的依旧是苏联风格的两室型炮口制退器。

一名炮兵手握拉火绳等待炮长的命令。

火炮正在射击,炮身左侧的炮手已经离开,说明这辆自行榴弹炮已经完成射击,准备开始转移。

尾部的整体式驻锄升起,放下时不仅可以将后坐力传导给地面,还能为炮兵提供一个操作平台。如法国 " 凯撒 " 等卡车炮都采用类似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