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军 10亿装备一夜打了水漂,歼 - 10C 这下订单稳了?
2025年5月7日凌晨,印度突然对巴基斯坦发动代号"辛多尔行动"的军事打击,向巴控克什米尔和巴基斯坦本土发射多枚导弹,打破了南亚地区的平静。这场深夜突袭不仅造成平民伤亡,更引发了双方激烈的军事对抗。印度国防部宣称行动"有重点、有分寸",试图将冲突控制在有限范围内,但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直接定性为"战争行为",誓言"不惜一切代价报复"。
印度这次空袭看似突然,实则暴露了其战略误判。尽管印度国防部声称打击了9个目标,但巴基斯坦实际统计显示遭袭地点为6处民用设施,包括宗教学校和居民区。这种"精准打击"的遮羞布,在平民伤亡数据面前显得格外苍白。更讽刺的是,印度一边强调行动"不会升级",一边又向美俄等国紧急通报情况,试图争取国际支持,这种矛盾做法反而凸显其底气不足。
巴基斯坦的反击堪称教科书级别。从拦截导弹到击落战机,巴方展现出高效的作战体系。根据巴三军新闻局战报,印军至少6架战机被击落,其中包括3架单价2.4亿美元的"阵风"战斗机、1架苏-30MKI和1架"苍鹭"无人机。仅这些装备损失就超过10亿美元,加上被摧毁的地面设施和弹药消耗,印度一夜之间的损失可能接近20亿美元。这种"零战损"的完胜,彻底打了印度一记耳光。
印度空军的惨败,暴露出其装备体系的致命缺陷。被击落的"阵风"战机外挂法制"米卡"导弹,这种短程格斗弹在超视距空战中毫无优势。反观巴基斯坦,其歼-10C战斗机搭载的PL-15导弹射程达150公里,配合ZDK-03预警机的指挥,实现了"先敌发现、先敌开火"。这种代差让印度的"阵风"在空战中沦为活靶子。更尴尬的是,印度花费重金购买的"阵风",在实战中被证明远不如巴基斯坦的中国造战机。
这场冲突的最大赢家,非歼-10C莫属。巴基斯坦防务媒体宣称,歼-10C使用PL-15导弹击落印度"美洲虎"攻击机,这是该型战机的首次实战纪录。此前在中埃"文明之鹰-2025"联合演习中,埃及飞行员已体验过歼-10C的性能,而这次实战战果无疑加速了埃及的采购决策。毕竟,埃及空军装备的"阵风"战机,在面对歼-10C时已无技术优势可言。
印度的"金元外交"在这场冲突中彻底失效。花大价钱买的法国"阵风"被揍得体无完肤,俄制苏-30MKI也没能挽回颜面。反观巴基斯坦,凭借中国提供的歼-10C和PL-15导弹,构建起完整的空战体系。这种"全中国化"装备的胜利,不仅打脸印度的"万国牌"军队,更让中东国家看到了摆脱西方技术垄断的可能性。
印度这次"外科手术式打击",最终变成了"自残式表演"。莫迪政府本想转移国内经济危机压力,却没想到被巴基斯坦反将一军。更糟糕的是,印度在国际上的形象严重受损,连美国都不得不表态"高度关注"。而巴基斯坦通过这场胜利,不仅巩固了地区地位,还为中国军工打开了新市场。歼-10C的实战表现,比任何广告都更有说服力,埃及的订单只是开始,更多国家的目光已经投向这款"南亚空战明星"。
这场深夜爆发的冲突,撕开了印度军事强国的伪装,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军工的实力。当印度还在为战机损失肉疼时,巴基斯坦已经开始盘算如何用胜利果实换取更多战略利益。而歼-10C,这个曾被西方低估的"东方战鹰",正在用实战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