亟待重组的东风汽车交出4月份成绩单

经观汽车

5 月 8 日,东风汽车发布的 2025 年 4 月产销快报显示,集团在今年前四个月累计销售汽车 52.67 万辆,同比下降 20.8%。同期产量 52.42 万辆,同比下降 22.6%。在传统业务面临下行压力的同时,尽管新能源板块保持增长,但整体表现仍显疲态,结构调整的压力持续加大。

从产品结构来看,东风集团传统优势的乘用车业务跌幅显著。1-4 月乘用车总销量为 40.29 万辆,同比下降 23.9%。其中,基本型乘用车(轿车)销量同比下降 30.5%,运动型多用途车(SUV)下降 19.1%。即便是 MPV 板块,虽同比微增 2.0%,但体量偏小,难以构成实质性支撑。

商用车方面整体表现略优于乘用车,累计销量为 12.38 万辆,同比下降 8.5%。在细分领域中,中型载货车实现了 84.6% 的增长,而重型和轻型载货车则分别下降 11.6% 和 7.4%。

合资品牌集体下滑,盈利支柱动摇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长期作为东风集团利润核心的合资板块,继续滑坡。2025 年前四个月,东风本田累计销量为 9.78 万辆,同比下滑 42.3%;东风日产(含英菲尼迪与启辰)销量为 15.66 万辆,同比下降 29.8%;神龙公司(标致、雪铁龙合资)亦未能幸免,销量同比下降 20.2%。

合资业务曾是东风集团最稳定的现金流来源,其盈利能力长期优于多数自主品牌。然而,伴随合资品牌整体吸引力下降、产品更新周期拉长,东风赖以支撑盈利结构的传统支柱正在动摇。过去依靠规模效应实现利润释放的模式,面对销量锐减开始失灵,进而对集团整体财务表现构成连锁冲击。

在整体承压的大环境中,新能源板块成为东风为数不多的增长引擎。2025 年 1 至 4 月,集团新能源车型累计销量为 12.04 万辆,同比增长 27.7%。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到 10.78 万辆,增长幅度达 33.5%,在新能源业务中占比接近九成。以岚图、易捷特等为代表的品牌开始释放产能,部分细分市场已具备初步放量迹象。

2025 年 1 至 4 月,岚图累计销量达到 36053 辆,同比增长 77%,在集团内部增速位列前茅,例如东风乘用车(东风风神、东风奕派、东风纳米)三品牌累计销售 62890 辆,同比增长 14.6%。

然而,横向对比其他主流头部新势力的同期表现,岚图整体仍处在 " 量级不足 " 的竞争区间,尚未在主流市场确立清晰的品牌认知和规模优势。从 2025 年 4 月新势力品牌销量排名来看,零跑汽车 4 月销售 41,039 辆,小鹏汽车销售 35,045 辆,理想汽车销售 33,939 辆等;此外,同为央企高端新能源品牌的深蓝汽车 4 月销售为 20138 台,2025 年前 4 月总销量 87822 辆。而岚图汽车 4 月销售 10,019 辆 ,确实在销量量级上存在差距。

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已全面进入红海阶段。补贴退坡、价格战蔓延、智能化内卷等多重变量交织,使得 " 后来者 " 的窗口期日益收窄。尽管岚图展现出一定增长势能,但能否在第二梯队中突围、完成从技术到市场的闭环验证,仍是东风新能源战略能否破局的关键。

不过,从整体体量来看,新能源目前在东风体系中依旧处于 " 增量贡献 " 角色,尚未形成真正的 " 主力业务 "。在合资品牌集体下滑的背景下,其短期内仍难以对冲传统利润来源流失所带来的财务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