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城集团“放手”深康佳A?
中国改革开放后诞生的第一家中外合资电子企业,或将迎来公司控股股东的变更。
近期,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深康佳A”,SZ000016)公告,公司接到控股股东华侨城集团有限公司通知,为推进央企之间专业化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拟由其他央企集团对公司实施专业化整合。
此次整合或将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发生变更,但不会导致实控人发生变更,仍为国务院国资委。
制图:佘诗婕
“放手”深康佳A
据深康佳A官网介绍,其前身是“广东光明华侨电子工业公司”,是中国改革开放后诞生的第一家中外合资电子企业,初始投资4300万港元。
1989年,公司更名为深圳康佳电子有限公司。1991年,其改组为股份制公司,1992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据悉,深康佳A的业务主要包含消费类电子业务和半导体业务。其中,消费类电子业务包括大众熟知的多媒体业务即彩电等产品,以及白色家电业务如冰箱等;2016年,深康佳A开始布局半导体业务,2018年成立半导体科技事业部,2021 年正式布局光伏产业。
近年来,深康佳A陷入亏损困局,这或许是其控股股东欲转让股份的原因之一。
2015年,华侨城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华侨城集团”)及其全资子公司通过二级市场交易和大宗交易的方式增持了康佳集团的股份。
官网显示,华侨城集团创立于1985年,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接管理的大型中央企业,总部设在深圳。目前,华侨城集团形成以文化、旅游、房地产、电子科技为主业的发展格局,在境内外控股了4家上市公司,分别是华侨城A(SZ000069)、深康佳A、云南旅游(SZ002059)、华侨城(亚洲)(HK03366)。
目前,深康佳A的控股股东正是华侨城集团,也是后者发展电子科技业务的重要平台。截至2024年12月27日,华侨城集团对深康佳A的直接持股比例达21.75%。
而如今,华侨城集团将“放手”深康佳A。
预亏
近年来,深康佳A经营面临着困境。
近期,深康佳A发布了2024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全年营业收入降至100亿至120亿元之间,同比降幅33%至4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亏损26.5亿至亏损29.5亿元。
这也是深康佳A自2022年以来,连续第三年净利为负,三年累计亏损金额已超过60亿元。
数据显示,2022年,深康佳A营业收入为296.08亿元,较2021年的491.07亿元同比下降39.71%;归母净利润为-14.71亿元,较2021年的9.05亿元同比下降262.52%。
2023年,深康佳A持续亏损,其营业收入为178.49亿元,较2022年同比下降39.71%;归母净利润为-21.64亿元,同比继续下滑。
深康佳A称,近年来营业收入的减少主要原因是公司主动收缩了部分业务,如产业园及投资业务,同时优化了部分主业赋能不强、毛利水平较低的工贸和环保业务。净利润方面,由于彩电业务受产品策略调整和供应链波动影响,导致毛利水平偏低,无法覆盖刚性费用。
在2024年业绩预告中,深康佳A称,2024年,为加速推进半导体业务产业化进程,公司在MLED(Micro LED及Mini LED的统称)产业化方面持续加大投入,并在 Mini LED 显示产品销售方面取得一定进展,但由于本公司半导体业务仍处于产业化初期,未实现规模化及效益化产出,影响了公司盈利水平。
另一方面,虽然深康佳A的彩电业务生产效率有所提升,产品竞争力逐步增强,但受市场竞争加剧、供应链持续波动以及刚性费用压降空间有限等因素的影响,公司彩电业务持续承压,仍处于亏损状态。
转型关键时刻
深康佳A正面临关键转型时期。
2024年底,深康佳A发布公告,拟筹划以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宏晶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宏晶微电子”)78%的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
据悉,宏晶微电子是一家音视频芯片设计公司,在多媒体芯片设计方面具有技术优势。宏晶微电子在多媒体芯片设计领域的表现却不容小觑。自2011年成功设计出第一颗多媒体芯片以来,公司便一直深耕音视频采集、传输、处理等技术方向。其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新型平板、高铁、汽车、广电、医疗、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
深康佳A通过本次收购,可以进一步完善在半导体产业链中的布局,并为其封测业务和PCB业务带来产业协同。
半导体及存储芯片业务被视为公司未来发展的关键领域。深康佳A表示,将积极调整彩电业务,并聚焦于“消费电子 半导体”的主营业务发展。此次拟收购宏晶微电子控股权的举动,正是其主业转型战略的关键一环。
目前,该项目仍在推进中,深康佳A能否通过各项动作扭亏转盈,值得期待。
记者 杨雪婷
校对 佘诗婕
编辑 吴鸣洲
1
2
3
4
如果您有IPO、并购重组等上市公司相关的【独家线索】需要分享,欢迎发送邮件至邮箱: ipowgw@ifnews.com
IPO日报是《国际金融报》旗下新媒体,对平台刊载内容享有著作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