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械军丢掉两个师后,立即补充8000支步枪、600挺轻重机枪
第 71 军是国民党军最早装配的 13 个美械军之一,下辖第 87 师、第 88 师和第 91 师。
在这三个师中,第 87 师和第 88 师的番号大家肯定很熟悉,这两个师源于教导第 1 师和警卫部队,是中央军里嫡系中的嫡系
在 1930 年代的国军整编中,上述两个师的配备最好,俗称为 " 德械师 "。
全面抗战爆发后,第 71 军正式组建,最早辖有第 87 师,后来第 88 师也归入;抗战后期该军列入远征军序列,参与了滇西作战。

战役结束后由于滇缅路的打通,大量美式装备运抵,第 71 军被定为美械军编制,除了所辖的第 87 师、第 88 师转为美械师外,又拨入了第 91 师。
抗战胜利后,第 71 军被转运到东北参战。
东北战场的国民党军多为美械精锐军,我军抽调到东北的部队虽然也是精锐主力,但从原先的游击战为主过渡到正规战需要时间,而且东北根据地也需要建设,所以初期的仗很不好打。
不过到 " 三下江南,四保临江 " 时,东北我军的根据地建设已有相当成效,野战军的编组也初具规模,并开始逐渐发力。
在 1947 年 3 月的 " 三下江南 " 作战中,第 71 军的第 88 师即大部被歼。
当时国民党军对东北方面的补充力度很大,所以立即输送武器、兵员,重建了第 88 师。

但刚重建不久的部队,很快就再次被歼灭。
在两个多月后东北我军发起的夏季攻势作战中,第 88 师被歼灭于大黑林子地区,这次连该师师长韩增栋也被打死。
除了第 88 师外,后继跟进的第 91 师也被歼灭大半,随后东北我军攻占昌图城后,又将该师另外的一个团歼灭。
因此在 5 月 22 日时,老蒋得到东北方面的报告称:第 88 师与第 91 两师且在公主岭全军覆没 "。
当然,这里所说的全军覆没也不是说一个人都不剩全部被消灭了,其实该两师还有些留守的机关单位,以及从战场逃回的人员。
在后续的四平攻防战中,第 71 军又将这些人员合编到了第 88 师的番号中。

但是前述两个师的战斗部队损失惨重,武器装备也大部被缴。依照当时的重建流程,需要从南京来要武器、要兵员,尤其是武器方面。
在四平攻防战前,南京方面即同意向第 71 军损失的两个师发补 8000 支步枪、500 挺轻机枪、100 挺重机枪、24 门 82 毫米迫击炮。
以平均数论,每个师可得 4000 支步枪、250 挺轻机枪、50 挺重机枪、12 门迫击炮。
按照国民党军当时的配备情况,以一个步兵连装备 9 挺轻机枪计,配发的轻机枪可以满足全部战斗步兵连的需求;以一个机枪连装备 6 挺重机枪计,配发的重机枪几乎也可以满足全部机枪连的需求。
在步枪方面,因为一个师只有三个步兵团,且当时的国民党军已经难以继续维持美械军的配备标准,所以平均一个团得 1000 支步枪,其余枪械配备到直属队倒也基本能配齐。

在迫击炮方面,很明显可见此时发放的已经不是美械的 81 毫米迫击炮,而是国造的 82 毫米迫击炮了。
平均每个步兵团可得 4 门迫击炮的补充,这个数量不算多,但至少也有炮可用。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第 71 军在四平本来还有些军械,第 88 师和第 91 师的留守单位以及溃兵多少也是有些武器的。
所以每个师再补发 4000 支步枪、250 挺轻机枪、50 挺重机枪、12 门迫击炮后,师建制内的武器需求基本就填平了。
不过在南京方面决定转运上述武器时,四平攻防战打响,第 71 军虽然守城成功,但自身损失也非常大,基本上把隶属于本军的部队又消耗了大半。
所以四平战后,第 71 军几乎是要全新武装了。
因此在 1947 年,国民党军为了重建第 71 军,下发的步枪总数达到了 14500 支、轻重机枪 1457 挺、冲锋枪 2516 支、迫击炮 475 门、山炮战防炮步兵炮等 56 门。
从武器装备的补充来看,第 71 军几乎是被打得全军换血一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