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李在明对华态度明确,韩国选出“亲华总统”,中韩将迎来蜜月期?
据光明网报道,综合韩联社、路透社等媒体报道,韩国大选于当地时间18日晚举行首场电视辩论。共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李在明在辩论中认为实用主义是其外交政策的关键,他表示,韩国不应该全盘押注在和美国的同盟关系上,处理好与中国和俄罗斯的关系也很重要。同时他还主张在与美国关税谈判时要将韩国的利益放在首位,他认为,“首尔没有必要急于与华盛顿达成贸易协议。”
李在明(资料图)
5月19日,即韩国大选首场电视辩论结束第二天,民调机构Realmeter发布了总统候选人支持率的最新调查结果。数据显示,共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李在明仍然以超过50%的支持率遥遥领先,但支持率较上次下滑了1.9个百分点,与国民力量党候选人金文洙的差距也缩小到了14.6%。有分析称,随着投票日期临近,韩国大选不确定因素已经不多了,李在明获胜的概率也在进一步增加。不过,政治社会稳定性不足、政治极化和分裂对立严重等问题,还是有可能对选情产生一定影响。
李在明阵营通过强调“中期评估强化问责”,吸引对政策延续性敏感的中间选民。其团队测算显示,支持修宪的选民中,30-49岁群体占比达67%,这正是李在明急需巩固的基本盘。国民力量党候选人金文洙所在的阵营,则提出“2028年同步选举论”,称他如果当选将自愿缩短任期至三年,以便2028年与国会选举同步举行总统选举,实现选举周期一致。金文洙主打“限制权力、缩短任期”等主张,同样是为了营造改革者形象,争取对总统集权存疑、重视政治透明与权力制衡的韩国选民。
而在另一边,韩国执政党正在加紧行动,代总统韩德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不仅表示不会对美国的“对等关税”政策实施反制措施,还特意强调不会与中国进行合作,联手应对美国的“关税冲击”。显然,即便尹锡悦已经被美国抛弃,韩国执政党依然坚定站在华盛顿当局这边。但作为代总统,韩德洙的权力有限,他的政策只能用于短期维稳,无法进行长期的战略布局。有韩国学者就指出,一个随时会下台的代总统,完全没有进行长久布局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