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家“强制”配货,经销商为何难以拒绝?
作为经销商的你,有没有遇见厂家强制配货的时候。
就是我打款定一批货,品牌方业务员说必须要搭配这些货,我才能给你发货。
这个套路是不是很熟悉。
没错在奢侈品行业,这属于基本操作。
比如你看上了一款爱马仕的包,但要想买到手,还需要买爱马仕的拖鞋、皮带等周边产品。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这是因为奢侈品的产品本身具有稀缺性,一款包分配到每家店里都有数量限制,但想要购买的人不少,因此你要想拥有优先购买权利,就必须要配货,配货的价格越高,拿到心仪的包的概率才越大。

比如就有人花 140 万配货仍被拒。
所以但这个看上去并不 " 公平 " 的潜规则,并没有人质疑。
回到快消品行业,为什么在如此内卷的今天,品牌方还会给经销商搭配产品呢?
首先能够实行这种策略大概率是一线品牌,而且是一线品牌里的畅销产品。
品牌方业务员会告诉你,今年政策很好,你做的又是畅销大单品,但是我不能把你的款全部安排成畅销大单品,一是货太好卖了,数量有限,我们要均衡其他地区的市场需求,所以给到我手里只有这么多。
二来呢,公司今年也出了一些新品,我手上也有任务,所以要给你配点货,帮你增加产品 sku,如果新品卖起来了,对你来说也是好事。
那如果经销商拒绝呢?
不行,这是必须要接受的,不然不给你发货。
这在快消行业里已经是潜规则了。
那么对于这种情况,经销商都有啥反应呢?
有的经销商说,无所谓,反正也就搭配十来件,不影响我畅销品的到货就行了。
有的经销商说,每次配的货都是不好卖的,最后都是我自己处理了。
但似乎最近两年,经销商对这种行为的反感度越来越大了。
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畅销品也不好卖了。
如果爱马仕大规模生产包,那么配货制度必然自行消除,因为供大于求。

所以奢侈品对于主力产品一定是打造稀缺性的。这样才能保值,并且带动其他产品的销售。
大品牌,大单品,高动销,这是一线品牌原本固有的优势。
所以品牌方给经销商搭配不太好卖的新品,经销商也能接受。
但今天供大于求,并且消费需求逐渐降低,再加上经销商之间的价格战和内卷。
一线品牌独有的区域控制优势不再了。
这时候还要给经销商强制配货,那必然是雪上加霜,一片骂声。
其实在饮料、休食、冰淇淋行业都有这样的情况发生,而且今天对经销商的配货已经从一线品牌向区域,二三线品牌延伸了。
看来,生意都不好做了。
除了品牌方强制搭配新品之外,还有一些品牌会给经销商搭配滞销品。
品牌为了消化滞销品,往往采取与畅销产品捆绑进货的方法。比如一些饮料品牌,可能会要求经销商在购买畅销的产品时,必须搭配一定数量的滞销的产品。
那么品牌方难道不知道这样做会为难经销商呢?
当然知道,但是没办法。
因为品牌方品牌方可能有大量积压的非畅销品库存,为了减少库存压力,通过强制搭配的方式让经销商帮助消化。
其次是平衡产品结构的一种方式,比如品牌希望经销商能够全面经营其产品线,避免只销售畅销品,以维持产品结构的平衡,为未来的产品发展和市场布局打下基础。
当然也是增加销售额的一个途径,通过强制搭配,品牌可以增加经销商的采购量,从而提高自身的销售额和市场占有率。
那么这种强制配货对经销商有哪些影响呢?
首先一定是增加相应的库存压力,如果经销商需被采购大量非畅销品,导致库存积压,资金被大量占用,影响资金周转。如一些经销商因被强制搭配大量滞销的饮料产品,导致库存积压严重,资金链紧张。
其次是非畅销品的销售难度大,经销商可能需要投入更多的促销成本和人力成本,而利润却难以保证。同时,为了推动非畅销品的销售,可能还需要透支畅销产品的利润。
还有就是影响客户关系,经销商将非畅销品推向终端时,可能会遭到终端客户的抵制,影响与终端客户的关系,进而影响整体的销售业绩。
所以少量的配货无可厚非,经销商大多数也会理解和支持。
但如果把配货当做业务员完成任务的手段,那最终影响的是经销商对品牌的信心和产品在市场的口碑。
所以,面对厂家的无理配货需求,经销商也要敢于拒绝。
毕竟在今天,大家都面对同样的环境,买谁的产品不是卖。
最重要的是,把钱赚到自己手里,才是关键。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 全食在线 ",作者:百万食饮人都在看,36 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