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论坛】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

【光明论坛】

作者:张泰(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研究员)

近日出版的第 10 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文章强调,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十年不够就二十年,二十年不够就三十年,直至真正化风成俗,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掷地有声的话语,既是对 " 大党独有难题 " 的清醒认识,也是对 "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 的郑重宣示,彰显了我们党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坚定决心。

优良党风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力量。党风正则人心齐,人心齐则事业兴。党的作风和形象关系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决定党和国家事业成败。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员干部以身作则,践行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才能为全社会树立榜样,引领社风民风向善向好。党员干部想问题都站在人民立场,做决策都着眼于解决群众最关注的难题,办事情都立足于增进人民福祉,那么人民群众必将收获扎实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也自会大大增强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以党的优良作风凝心聚力,必将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和更为磅礴的实践力量。

回望百余年奋斗征程,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以先进的思想和坚强的组织涤浊扬清,带领饱受苦难的中国人民挣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思想桎梏,在顽强抗争中激荡前行。新中国成立后,党员严守纪律,干部心系群众,人民发挥主人翁精神,推动国家建设如火如荼,让社会面貌改天换地。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自觉加强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驰而不息加强作风建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制定和落实八项规定破题,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对人民群众期盼作出积极回应,对党风政风乃至整个社会风气发挥积极导向作用。

迈入新时代,以制定八项规定为开端的作风建设,刹住了一些长期没有刹住的歪风,纠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清正廉洁的政治生态日益巩固,全社会新风正气不断充盈。比如,海南海口认真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面对企业头疼的 " 分不清政策、搞不懂流程 " 等难题推出企业服务专员制度。镇长、县长、区长、局长变身企业首席服务专员,以 " 一对一 " 精准服务破除 " 吃拿卡要 " 的潜规则,开辟企业高效精准发展通道。很多地方都在推出这样的举措,企业营商环境更加清明,政商关系越发亲清。焕然一新的党风政风将文明新风吹遍社会角落、送至千家万户。如今,光盘行动成为百姓自觉,低碳环保浸润日常点滴,适度消费、理性消费、绿色消费日益普及……党风与社风民风的良性互动日益凸显。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打铁还须自身硬。在决胜 " 十四五 " 的重要节点,党中央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正当其时,意义重大。眼下,学习教育正在各地如火如荼开展中。持续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关键在领导干部,要重视并发挥 " 关键少数 " 的 " 关键作用 "。各级领导干部要以上率下,自上而下,一级带一级,一级做给一级看,自觉起带头示范作用。党员干部也应自觉锤炼党性修养,严守党纪,以高尚品格和廉洁操守彰显共产党人的纯正本色,以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培育优良党风,当好引领社会风尚的标杆。

近年来,《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等文件相继出台,把党风建设与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立明规则,破潜规则,助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培树新风正气,为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会清朗提供了重要牵引与保障。党员干部要密切联系群众,围绕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谋篇布局、开展工作,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评价。各级党组织也须不断完善一线考察识别干部机制,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

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要久久为功、化风成俗。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不可能一蹴而就。优良的党风是改进社风民风的强大动力和前提,优化社风民风的新任务新挑战则对党风建设提出了新目标新要求。我们应继续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筑牢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堤坝,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共同营造正气充盈的社会生态,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汇聚更强大合力。

《光明日报》(2025 年 05 月 22 日   02 版)

[ 责编:孙宗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