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花沦为小生垫脚石,内娱真要完了

好消息,我们内娱终于活过来了。

坏消息,又是因为番位开打。

大女主剧《翘楚》官宣,陈都灵和周翊然平番,好不容易熬上桌了,竟立马给还没姓名的小生抬轿,事业粉纷纷脱粉,一日平番,那不得终身平番?

反观杨紫,在《生命树》里压番胡歌,这 90 大花的位置真算是坐稳了。

可这番位之争实在无趣,又让人回忆起开辟撕番里程碑的《画皮 2》。

回想当年,大花们斗法多精彩——甩国民度、拼实绩、比奖项、争作品,远比现在粉丝控评有看头。

如今,大花们依然风光,却忙着给流量小生抬轿。

毕赣继汤唯后携手舒淇拍《狂野时代》,但一番给了四字;王一博前有梁朝伟周迅保驾护航,现在又来了汤唯,程耳这是真心追随自己认为对的选择。

戏外,大花的提携同样不遗余力。李冰冰前阵子和于适一起出席活动,将他引荐给刘嘉玲、舒淇,称其为 " 咱家的骄傲 "" 咱们内地的骄傲 "。

想当年李冰冰金鸡百花提名在手,终于凭借《云水谣》拿下华表奖,才敢说一声骄傲。

之前舒淇上节目 " 嫌弃 " 冯德伦,自己合作的都是刘德华金城武,轮得到他吗?这话虽是 " 自家人 " 调侃,但确实在理。

怎么到了今天,大花和我们一样," 消费 " 降级了呢?

咱们古偶圈小生给大女主当挂件,虽然有着各凭本事炒 cp 提纯的空间,但至少大家明算帐,都叫赘婿了,谁主谁次很是明晰。

其实戏骨 + 流量本身是常见的,虽然都是一套心照不宣的规则,但电影圈显然就没有发展出如此通情达理的赘婿学,美其名曰 " 抬轿 ",包装得风光体面。

自从流量们横空出世到攻占内娱大银幕,戏骨给抬轿就不算稀奇事了。

鼻祖还属初代流量。

现在不可说的那位,进圈即获徐静蕾青睐,之后的《老炮儿》有张涵予、许晴等戏骨加持,还有冯小刚亲自上阵。

鹿晗更是一路升级,之前只是在《重返二十岁》里给杨子姗当绿叶,到《我是证人》搭档杨幂,最后还有舒淇给抬轿。但是口碑却是一部不如一部,也是在《上海堡垒》" 风光大葬 " 了。

0809 事变关上了中国科幻片的大门,也标志着流量神话的破灭,但流量不死," 抬轿学 " 反而进化得更狡猾,各有名师对口帮扶。

王一博在《无名》里纯靠打戏勉强证明自己,文戏还得看梁朝伟周迅,《热烈》有自己最擅长的街舞,也有黄渤当大哥;刘昊然《解密》里独抗票房成绩不佳,和王宝强一合体,观众缘也回来了;王俊凯在去年抬上来三部大作,《749 局》烂得一鸣惊人,也只有靠葛优撑场的《刺猬》在评分上还算过得去。

就连在电影这条路上一向 " 独立 " 的易烊千玺搭上张艺谋,也有沈腾张译这类让观众安心的定海神针。

相比同期不少早已奖项加身、成功飞升的小花,小生们还差一口气,仍在转型拿奖的荆棘路上苦苦挣扎。

流量转型的套路无非那几条:要么挑大梁演大男主,走正统路线;要么投身小而美的文艺片,博口碑与深度。

四字算是走得最顺的。靠青春片《少年的你》崭露头角,凭《奇迹 · 笨小孩》证明票房号召力,再到《小小的我》挑战边缘人物。如今,他的存货已集齐各路大导,从主旋律到文艺片,颇有种都试一遍,不信摸不到奖的破釜沉舟之感。

四字接下来要合作的导演分别是毕赣、娄导、曹保平、张艺谋

也有碰了不少壁的。

刘昊然在《解密》里无效扮丑,撑不起角色的厚重;连搭周冬雨两部文艺片,《燃冬》和《平原上的火焰》,结果票房口碑双双扑街,试图挖掘人性与爱情,却被嘲 " 过家家 ",情欲表达让人不明所以。

虽然《燃冬》之三人行已经成梗,但确实揭示出一代流量小生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演员到了一定程度还需有重量的作品傍身,文艺片是演技的试金石,也是转型的必经之路。男人戏难出彩,大男主戏撑不起,文艺片看似更安全,却对演员的情感深度和阅历要求极高,尤其是情与欲的表达,绝非小生能轻易驾驭。

已经跻身影帝的前辈朱一龙在《负负得正》里也翻了个大车。

文艺片的复杂性容易暴露小生并不成熟的表演短板。而且周冬雨和邱天都是小花,不是说两位小花不行,而是年轻演员间的化学反应往往青涩单薄,难以诠释情欲与人性深度的表达,遇到不适合的剧本两人搭配更是雪上加霜。

这时候大花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彭昱畅搭档陶虹演的这段《末代皇后》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婉容是深陷时代悲剧的末代皇后,这场戏里需要同时处理青春、绝望与崩溃的复杂气质,陶虹显然驾轻就熟。

彭昱畅的演技虽在小生梯队里算不错的,但还是青涩,两人还有客观的年龄差存在,这场戏里还要挑战少年到中年溥仪的跨度,难度很大。

而陶虹的引导成功让彭昱畅的表演也上了一个新高度,不仅为彭昱畅遮掩了青涩,还点燃了他的潜力。

在少年帝后相处的戏份中,陶虹完全演出婉容少女样态之娇憨,彭昱畅只是咧开嘴憨笑一下,这段少年帝后的化学反应便足够令人信服。到了中年阶段,婉容在后面 " 发疯 " 独舞,也更加映衬出静坐着的中年溥仪散发出的厌弃与逃避。

小生若想突破表演深度,需向上挖掘,而大花演技加持,还能弥补小生在情感表达上的天然短板,若能向下兼容三分,化学反应即能事半功倍,成效斐然。

流量们固然是内娱耀祖,但大花也不是吃素的,更何况大花们可是经历过属于她们的黄金时代,杀伐果断,风光无限。

李冰冰早就说过,女演员到了中年反而是黄金年龄——

你这个时候的人生经历、社会阅历

所有的历练给你的感悟

你对生活的理解、你对人生的认知

都是最佳的一段时期

以这样的状态去完成一个人物,那一定会是精彩的表现。

回望当年,中国电影就是大花的战场,她们不仅在国内血拼奖项,还勇闯国际舞台,争先恐后为自己造饼。

李冰冰那会是真的 " 骄傲 ",毕竟是少数真的能出演国外商业大片的演员。

《生化危机 5》

章子怡更是直接杀进金球奖。

也是正是如此,大花成了娱乐圈最具实权的一部分人,国民度、奖项、作品一骑绝尘。

到了当下,大花们其实还是当打之年,但事实却是,本该大杀四方的大花们,大多却被迫为流量铺路,资源降级。

公众印象中舒淇一直是电影圈高端路线的代名词,但其实她资源降级很久了。

除了《非诚勿扰 3》这一续集(哪怕这部电影也捎上了我们书欣),舒淇近年来比较有声量的大片还真的要追溯到给鹿晗抬轿的《上海堡垒》。

除了和四字的《狂野时代》,网传舒淇还要和王俊凯合作《狄仁杰之三尸九虫》,听这名字感觉就不像什么好饼。

她的粉丝们也只能拿出流量生粉丝那一套,永拒网传烂饼。

但这也实属无奈,如此有资历地位的她们还需要给小生抬轿,一方面的原因在于资源不在她们的手里,资本又需要借流量赚钱,所以和流量合作是她们为了拿好饼必须接受的策略。

已经成功走出去了的汤唯,韩娱就可以演女主戏,甚至成为朴赞郁的缪斯,直接量身定做《分手的决心》,编剧直言 " 没有汤唯出演,我写不出爱情故事 ",靠一部电影就在韩国拿奖拿到手软。

图源 |@看韩影

虽然得到了韩国人的爱,但回来还是要抬轿。

哪怕是奥斯卡影后杨紫琼,回来中国拍戏也是搭刘昊然。

再看看杨紫琼在国外的饼,戏路真的很广,绝不仅仅限于妈妈、婆婆、祖母这类角色。《外科风云》,医学背景的动作片,还有绑架的类型元素,动作女王就是要演动作片;还有科幻剧《银翼杀手 2099 》,杨紫琼演一位临近生命尽头的银翼杀手,都是有发挥空间、有深度的角色。

不过,在外打拼的范冰冰反而成了幸运儿。

以前在内娱那是搭遍李治廷蒋劲夫韩庚,还在《爵迹》里和郭敬明合作,一起 " 宴请 " 四方流量。

现在却在文艺片闯出了康庄大道。

先是在《绿夜》里尽情 girls help girls,还美美当上柏林电影节评审,现在又有《地母》即将亮相戛纳。

范冰冰在这部电影里一面是守寡的妻子、劳动的母亲,一面是使用巫术的巫女,女性主义题材结合东南亚民俗相关的神秘主义美学。

其中也要探寻丈夫死亡的真相,但听着比《酱园弄》有意思多了。

归根到底,还是现在好饼变少了,蛋糕变小了。

影帝影后再耀眼,流量组合再豪华,各种搭配也敌不过哪吒敖丙合体吸金。

可这也并不意味着中国电影真的药丸。市场低迷,好饼稀缺,偏偏女性题材异军突起,风头正盛。

与电视剧圈的大女主与赘婿的戏码异曲同工,女性主义的东风席卷而来,仅剩的优质资源自然大多扎堆女性题材,女性题材也顺理成章成了人人都想搭的 " 顺风车 ",谁都想来分一杯羹。

所以拍电影早已不是单纯的艺术创作,而是要讲究性价比。

一部片子得身兼数职:既要贴合题材,回应当下潮流议题,还要给演员展示演技,或是铺转型路,还要顺带吸流量、捧新人,恨不得一部戏顶十部用。

导演演员蜂拥而至,资本更是乐得推波助澜,而本该最吃到红利的大花反而成了工具人。

所以唯一没资源降级的章子怡,接下来的《酱园弄》照样成了内娱的 " 升咖专列 ",流量生流量花一大堆蹭热闹的。

还有靠着《好东西》《山花烂漫时》狠狠升咖的宋佳,和张艺谋合作《惊蛰无声》,那也是前有易烊千玺朱一龙打头阵,后有杨幂刘诗诗刘耀文蹭热闹。

前段时间,李安和章子怡一起出席了《卧虎藏龙》25 周年放映会。李安夸奖章子怡是电影脸,很上镜很好拍,章子怡立马追问,那你爱我吗?

李安没有回答,章子怡解释导演只是害羞。

之后两人紧紧拥抱,李安还亲吻了章子怡的脸颊,章子怡也颇为得意地对着观众说,这就是爱。

图源 | 微博 @新浪电影

之前一直有传闻李安并没有非常中意章子怡,觉得她给出的玉娇龙并不是自己最初所预想的那样。在《十年一觉电影梦》中李安还写道:" 编入剧中,玉娇龙当时还是很帅气的。但碰到章子怡就改了,因为当时章子怡是个很娇滴滴的女孩,做不出我原先想象的‘阴阳共生’的玉娇龙。"

这场活动李安也坦言因为这部电影几乎完全压在章子怡身上,而拍摄时自己充满不安与痛苦,所以常常忍不住对她发脾气。

当时的章子怡虽然凭着《我的父亲母亲》崭露头角,被张艺谋推荐给李安,但自己没有武打经验,角色的担子又重,合作的还都是周润发杨紫琼这样的大咖。章子怡之后谈到玉娇龙,也说自己原本并不是这样的人,是被李安活活地打造成玉娇龙的。

但结果就是,《卧虎藏龙》成功了,玉娇龙也成功了。

角色和演员互相成就,玉娇龙也是那个最能够代表章子怡的角色,玉娇龙向往自由的底色和章子怡拼命又倔强的人格魅力不谋而合。

去年这个时候,章子怡带着《酱园弄》杀回戛纳,还享受了戛纳清场走红毯的待遇,风头无两。

和《酱园弄》剧组一起,章子怡依旧 " 杀 " 气十足,采访环节当场质问陈可辛为何剪掉自己满意的一场重头戏。

话说回来,当年的章子怡其实也算享受了 " 抬轿 " 待遇。自己是刚冒出头的新人,为自己帮衬的则清一色大咖,放到今天也是难以想象的待遇。

但彼时人是凭作品红的,而不是人红了之后再有作品送上,还附赠前辈提携。以 " 倒反天罡 " 形容当下形势很是恰当。

虽然现在带着一群小跟班,是真正的 " 众星捧月 ",但我想,章子怡一定更怀念《卧虎藏龙》那时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