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火35天,荣昌怎么了?

起于卤鹅,但不甘于此

自 2023 年起,网红城市接连涌现。淄博凭借烧烤火遍全网、天水因麻辣烫出圈,开封借由 " 王婆说媒 " 获得极高的关注度 …… 短视频平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写着城市命运。

一些 " 非一线 " 甚至名不见经传的城市,仅需凭借一种味道、一个人,就能在算法的助推下站入流量的暴风眼。这也让人们对新 " 网红城市 " 的诞生满怀期待。

近段时间,重庆荣昌区凭借一只卤鹅脱颖而出,成为 2025 年新晋流量焦点,而这一切始于一个叫 " 卤鹅哥 " 的人。

他追随国外网红 " 甲亢哥 " 的行程,先后奔赴五座城市,向其投喂荣昌卤鹅。这些记录投喂过程的视频在网络上广泛传播,视频中反复出现的荣昌卤鹅知名度大增,迅速成为爆款美食。荣昌也因此成为炙手可热的网红打卡地。今年 " 五一 " 期间,荣昌接待游客 234.5 万人次,同比增长 168.2%。

在这波流量海啸背后,其实是荣昌的早有 " 预谋 "。

早在 2023 年,荣昌就开始培育并引导网红达人,希望运用 " 网红经济 ",大力宣传城市特色。不仅如此,荣昌的网红和相关负责人还积极前往淄博、天水、菏泽等地 " 取经 ",认真研究这些城市的出圈路径。

这一切都为荣昌后续的走红埋下了伏笔。

荣昌出圈时间线 制图:李杭

不过,纵观众多网红城市的发展轨迹不难发现,一时的热度高涨只是长远开展的开始。正如当地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所说,让网络热度变成荣昌经济发展的增量,才是关键。

01为什么是卤鹅

成为全网皆知的 " 卤鹅哥 " 之前,荣昌人林江是抖音平台上的一名助农主播。

2023 年,他返乡投身助农行业,经常身着那身标志性的花衣服,在田间地头替粉丝打谷子,帮老人卖甘蔗、柠檬。

荣昌位于重庆最西端,地处川渝两省的交界处,以农业人口为主,麻竹和生猪都是其重要的支柱产业。

为了拓宽家乡农产品的销路,林江开始研究 " 流量 "。他曾到淄博、天水学习出圈的方法论,为了向郭有才取经,他在菏泽南站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

他琢磨出的道理是,想要人们知道荣昌的特色,就要站在流量中心。不过流量却一直没有眷顾他。

2025 年 3 月 24 日,林江上传一条视频,他把自己线下的荣昌江哥土货农特产品商店贴上转让的牌子,并关门闭店。视频的配文是:" 一个人助农 2 年了,2025 年乡村振兴要怎样才能坚持下去?"

直到 4 月初,转机来临。

得知美国顶流网红 " 甲亢哥 " 将来中国旅行,林江连发两条视频预热,并在 8 天时间里先后跨越成都、重庆、深圳、香港、长沙五城,一路追随 " 甲亢哥 " 投喂卤鹅。

4 月 7 日," 甲亢哥 " 在长沙的最后一场直播,把他拽到身边共同参与综艺节目录制。而林江仍不忘将荣昌卤鹅等特产摆在显眼位置,增加荣昌文化名片曝光度。

至此,荣昌和卤鹅一同获得曝光。

起初,有网友质疑他 " 蹭流量 ",但随着其全程自费、跨越千里只为宣传家乡的细节曝光,舆论迎来反转。

" 卤鹅哥 " 因此获得大量粉丝,荣昌卤鹅也由此走红,成为继淄博烧烤、天水麻辣之后的新晋地方美食 IP。

卤鹅的出圈,也让荣昌进入了大众的视线。网友们的关注点从最初 " 不知道荣昌在哪 ",逐渐转变为 " 哪里能吃到荣昌卤鹅 ",进而衍生出 " ‘五一’想去荣昌打卡 " 的旅行期待。

中国旅游景区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全国工商联旅游业商会理事丁盟向时代周报记者分析称,荣昌 " 卤鹅哥 " 的爆火是草根营销的典型成功案例。" 不依赖于庞大的资金投入和复杂的策划,而是通过真实的人物、独特的事件以及贴近生活的情感,触动人的内心,从而引发了广泛的传播。"

而且 " 卤鹅哥 " 的走红,也让卤鹅从地方小吃跃升为了荣昌的城市 IP。而一个具有鲜明辨识度的城市 IP,可以让游客更容易识别该城市,不仅提升了城市整体的知名度和品牌形象,对其文旅产业和经济发展也带来了新的机会。

02被流量包围后

当 " 卤鹅哥 " 林江用 8 天 5 城的疯狂追访将荣昌卤鹅送上热搜后,荣昌政府部门迅速反应。

行程结束次日,荣昌区便授予林江 " 荣昌卤鹅首席推介官 " 及 " 荣昌美食全球推介使 " 称号,并发放 10 万元奖金。后续,荣昌区政府部门参照之前淄博等城市的成功经验,迅速出台规范经营政策及产业发展方案。

其中,《荣昌卤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将构建 " 中央厨房 + 区域仓库 + 社区零售 + 电商销售 " 的销售体系,新增线下销售店、网店 1000 家以上。荣昌区政府主要负责人更是在直播中宣布,将投入 10 亿元打造卤鹅产业集群。

市场层面,网络热度带来的效应已初步显现。美团数据显示,4 月第三周,平台上的 " 荣昌卤鹅 " 搜索量同比增长 839%," 荣昌酒店 " 搜索量同比增长超 500%。

时代周报记者采访的 3 位卤鹅店主均表示,从 4 月 10 日前后开始,门店线上线下的咨询和购买量较此前出现大幅增长。

其中一家卤鹅店主蒋先生表示,过去他的店铺平均每天售卖卤鹅一百多只," 卤鹅哥 " 事件发酵后,卤鹅的销量翻了 8 倍," 五一 " 期间最火的时候,每天能卖出 1000 多只。新开的线上店铺,每天也能卖出二三百单。

荣昌卤鹅 图源:荣昌文旅

突如其来的流量,彻底打乱了蒋先生原本的生活节奏。如今他每天仅能睡三四个小时,为应对激增的订单,店铺员工也从两人紧急扩充至五人。另一位店主同样被流量 " 包围 ",手机铃声不断,甚至凌晨四点仍有来电,每天需高强度工作 13-18 个小时。

面对难得的契机,蒋先生透露,他想趁此机会开设卤鹅加工厂,并在荣昌周边地区布局直营店,扩大生意规模。

为了应对 " 五一 " 假期,荣昌相关部门提前出台各类面向游客的优惠政策,包括安排 3.8 万免费车位,推出公交免费坐,景区门票不收钱等福利。" 五一 " 期间,为方便游客就餐,荣昌区政府机关食堂还面向社会开放。

这些充满诚意的 " 宠客 " 举措一经发布,便在网络上收获一片好评。

荣昌夏布小镇 图源:荣昌文旅

重庆人王小姐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之前只是路过荣昌,今年因家人工作需要前往,就趁 " 五一 " 假期去玩了一趟。没想到当地提供各种便利服务,甚至还有人组织免费车队接送游客,整体体验感很不错。

这些举措的确显著成效。据相关统计," 五一 " 期间,荣昌共接待游客 234.5 万人次,同比增长 168.2%,其中,夏布小镇接待游客 89.11 万人次,同比增长 743.05%。

丁盟表示,荣昌之所以能够出圈,得益于口碑的持续积累、对热点营销的精准把握,以及政府配套政策的出台。这些因素共同推动荣昌实现了消费场景的重构,为其消费市场带来显著变化。

消费市场的活力在数据上得到直观体现:" 五一 " 期间,荣昌服务区客流量同比增长 23.86%;全区酒店入住率达 98%,限额以上餐饮业收入同比增幅近 8 倍。

03不止是卤鹅

不过,此番大动作下,荣昌的目标远不止于文旅。

短期的旅游热度虽带来直接收益,但荣昌更希望借由这次 " 出圈 " 实现更长远的产业布局,包括构建卤鹅相关全产业体系,构建鹅产业加工链不断延伸。

4 月 12 日,荣昌区举行美食旅游消费暨卤鹅产业高质量发展发布会,发布《荣昌卤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到 2026 年,培育龙头企业 3 家,发展规模以上企业 5 家,全区卤鹅产值超过 10 亿元。

丁盟表示,荣昌在 " 出圈 " 之前,当地的农业产业链比较单一,仅围绕鹅养殖和卤鹅加工。如今则可以通过延伸产业链推进农业现代化,工业也能够从食品加工拓展到轻工业制造等领域,同时随着游客增多,电商直播、冷链物流等新兴服务业也将迎来发展。除此之外,随着城市品牌效应的显现,区域投资吸引力不断增强,也为未来产业招商创造了有利条件。

短时间内,荣昌的招商工作已经出现了一系列积极变化。

4 月 26 日,荣昌与苏州一家体育用品公司对接招商,当天便签订了投资意向协议。据荣昌招商局负责人表示,该公司将投资 3000 万元,顺利的话,一两个月时间就可以正式投产。此外,荣昌相关的羽毛球配套产业和赛事也在进一步商讨中。

与此同时,自从荣昌出圈后,全国各地企业客商纷纷来荣参观考察,表达落户荣昌合作发展意愿。据了解,目前荣昌共新增洽谈招商项目线索 54 条,其中在谈重点项目 28 个,总投资超 20 亿元。

其实早在发展机遇来临之前,荣昌已默默积蓄力量多年。

近年来,荣昌在产业发展上实现了多维度突破。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崛起,建成西部最大电子电路产业园,吸引上下游配套企业 56 家,其中已建成投产企业 37 家,2022 年实现年产值 40 亿元;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加速构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制造、食品及农产品加工、陶瓷产业等高技术创新、高附加值产业加速发展。

而为给这些产业配强人才,2024 年以来,荣昌相继发布了《荣昌区 " 高层次人才引进专项 " 实施办法》《高校、中职毕业生等青年留荣来荣就业创业行动计划(2024 — 2027 年)》及《加快集聚荣昌国家级非遗人才十条措施》等一系列吸引人才的政策措施。这一年,荣昌人才资源总量达 12 万人,比 2017 年增长近 80%。

若从 4 月 7 日那场直播开始,荣昌凭借卤鹅出圈获得广泛关注,至此已有 35 天。

随着这波热度持续发酵,荣昌能否将流量热度转化为切实的经济增长动力、对人才的吸引力,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 读城记工作室 ",作者:李杭,36 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