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3.55%,科技创新与消费焕新助力经济稳健前行

2025年一季度,上市公司业绩整体实现“开门红”。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消息,全市场上市公司实现净利润1.49万亿元,同比增长3.55%,环比增长89.71%。数据显示,4084家公司实现盈利。市场需求旺盛、产品出货量增长、业务规模扩大等成为业绩增长的主要动因。

在消费领域,A股上市公司消费板块营收增速及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4.7%和14.7%,均显著高于全部非金融上市公司的营收和利润增速。家用电器、消费电子产品板块归母净利润分别增长22.8%、107.5%。新型消费类业务的上市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增长较为明显。这背后得益于两大动力:一是我国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促使电动自行车、手机、平板、智能手表等新扩围产品销量明显上涨;二是“文商旅”融合发展,凸显消费韧性强的特征。

科技创新点燃产业发展“新引擎”。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取得突破,带动了高端制造业和相关产业快速发展。一季度,电子、生物医药、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公司盈利增幅较高。新能源汽车、3D打印设备、工业机器人产品产量分别增长45.4%、44.9%、26.0%。上市公司研发投入持续保持高位,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多个新赛道的发展。

瞄准全球市场培育“新动能”。一季度,智能汽车、家电、新能源、机械设备、医药等领域相关上市公司海外订单占比提升,形成多元业务支撑。扬杰科技因布局智能工厂,海外营收较去年同期大增40%。多家上市公司在一季报或2024年业绩说明会上提及“细化全球化战略”“推进产品多元化”等策略,让“出海”的蛋糕越做越大。

透过上市公司一季度财报细节,可见其正以“向新而行”的战略定力,在全球市场风浪中夯实竞争优势底盘,在破立之间蹚出发展新路径,助力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观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