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建成支点丨国际之“光”——世界级创新的光谷使命
65 年前的 5 月 16 日,世界首台红宝石激光器诞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这一天定为 " 国际光日 ",开启现代光电子纪元。彼时,西方在该领域遥遥领先。
如今,耀绽东方。就在蛇年春晚,光谷之光直冲天际,惊艳全场。即将在汉举行的第 20 届光博会首次被纳入 " 国际光日 " 系列活动。
武汉,这一国内基础最优、竞争力最强的产业集群集聚地,拓展着这一国际光电子领域的 " 奥林匹克 " 盛会边界。
世界光谷,点亮国际之 " 光 "。" 一束光 " 正以创新突围,塑造更多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在位于光谷的光电器件研发制造商——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作人员在光模块生产线作业。新华社记者肖艺九 摄
5 月 9 日,五国主流媒体记者走进光谷,搭乘 " 光子号 " 空轨,参观长飞光纤产业大楼 …… 海外媒体惊叹世界最大光纤预制棒工业奇迹,盛赞长飞致力于弥合数字鸿沟,称其是属于全人类的科技之光。
这份 " 国际之光 " 的背后,是 20 余年的不懈奋斗。
在武汉市政协陈列馆,一份手写提案复印件承载着非凡意义。2000 年 3 月,全国政协九届三次会议上,许其贞等 10 余位全国政协委员递交第 1331 号提案,建议 " 在武汉建立‘中国光谷’ ",明确要打造全国光电子产业中心。
同年 5 月,杨叔子、熊有伦、赵梓森、周济等 26 位在汉院士与科学家联名向党中央、国务院建议,在武汉建设国家级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 中国光谷 ",将 " 光谷梦 " 锚定在国家战略高度。
这份瞄准国际赛道的 " 顶层设计 " 迅速落地。
2001 年,东湖高新区正式获批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批复字字千钧:探索中国光电子产业发展之路。同年 12 月,中国 " 入世 ",全球化浪潮中,光谷早已蓄势待发——代表中国站上世界产业舞台。
次年 6 月,首届光博会启幕,参展企业中外资企业占比超 60%。当时有媒体称,这不仅是产品展示,更是入世后中国光电子产业的全球宣言。
第 11 届光博会,德国通快等全球 8 大激光巨头齐聚,此前光博会入选德国柏林市政府光电企业 " 走出去 " 支持展会名录;
第 16 届光博会,法国光纤陀螺巨头 iXblue 首次参展,直言看中武汉作为中国最大光学市场之一的潜力 ……
一年又一年,光博会成为向世界全景展示中国产业活力的明窗。
与其相伴生的,是独树一帜的独门绝技——武汉成长为全球最大的光纤光缆生产基地、中国最大的光器件和激光器件研发生产基地、中国最大的中小尺寸显示面板研发生产基地之一。
世界光谷如何建?在《加快 " 世界光谷 " 建设行动计划》中,湖北明确提出,打造全球光电子信息产业地标和世界知名科技新城。
产业地标和科技新城," 逐光而行 " 还不够,更要 " 执炬领航 "。中国科学院院士徐红星认为,如今,光谷在光电子细分领域,已具备领跑全国、部分领先世界的实力,肩负着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的重任。
在位于湖北武汉的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工作人员在无尘实验室内检查晶圆。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 世界级的光谷,需要世界级的企业家!"
2023 年的 " 光谷企业家日 " 活动上,4 位领军企业家高声宣读的一份 " 光谷倡议 ",喊出 15 万光谷企业家的期盼——在世界光谷,打造世界级企业,建设世界级产业集群。
上届光博会,中国信科将光纤传输速率和能效翻倍,展示了代表国家最高水平的光通信技术和产品。中国信科光通信技术与网络全国重点实验室罗鸣博士自信地表示,他们已牢牢掌握 " 世界第一 " 的单模多芯光纤技术。
5 家国家创新中心、5 个国家大科学装置、6 家湖北实验室 …… 在光谷 518 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存储芯片、光电集成芯片、空芯光纤、心肌旋切、电磁能弹射等自主创新技术世界领先领跑,新突破屡见不鲜。
世界级创新层出不穷,世界级人才纷至沓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广乾说," 世界光谷 " 为未来世界提供第二条发展道路——推动自主创新,走出一条与西方不同的科技路线。
坚持首位创新,进一步坚定 " 世界光谷 " 攀高向新的信心决心。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燕掷地有声:" 武汉光电子产业有信心也有实力参与全球竞争。"
" 在细分领域做到国际一流,我们拿到了全球头部企业的批量订单!" 华工科技核心子公司华工激光副总经理尹文雯介绍,去年公司新增 5 家海外工厂,自主研发的首款轮胎模具激光清洗智能装备畅销全球。
去年 8 月,长飞墨西哥工厂投产。从海外 " 试水 " 到在 6 国布局 8 个生产基地,长飞海外业务收入超 10 倍增长。长飞副总裁郑昕表示,在光纤光缆领域居世界前列," 走出去 " 底气十足。

往届光博会展会现场。

今年光博会,全球 390 家企业同台竞技,近百款新品全球首发,17 项国际领先技术集中展示 …… 在家门口便能与世界对话,与光电子信息产业前沿共舞。
" 小院高墙 " 圈不住院外花开,光博会开放的大门越来越大。
第 2 届光博会时,近 100 家国际参展商齐聚,占参展企业的 40% 以上。后来,光博会请来索尼、日本电气公司等世界 500 强企业;欧洲企业组团参会;还邀请美国国际光学工程学会成为主办方 ……
上届光博会,甚至首次将展会 " 搬进 " 了智造车间。
一边是正在高速运转的数字智造自动化生产线,一边是同步展出的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创新技术和展品 …… 外地展商说:" 这种实打实的即视感和展现出的企业自信太震撼了。" 数十家单位当场签约,要构建产业生态圈。
成功举办 19 届,召开 330 余场国际峰会,累计吸引 30 余国 6800 余家顶尖企业参展 …… 光博会早已成为国内光电子信息产业领域 " 国际范 " 十足的顶级盛会之一。
今年,俄罗斯、尼日利亚、马来西亚等 13 个境外采购团陆续来了!各国嘉宾将深入顶级实验室、一流生产线,围坐在一起探讨技术革新,在九峰山、光谷实验室里谈大单。
" ‘世界光谷’干得好不好,不能基于自我评价,而要放在全球背景下进行衡量。" 武汉光谷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赵荣凯说。
光博会正传递出这样一种中国创新现场——资本在这里发现硬科技潜力股,人才在这里找到技术落地的土壤,企业在这里碰撞出跨界的火花。
因聚而变,惟创则新。在光谷高新大道的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李锡玲在朋友圈转发一篇支点建设报道时这样留言:从全球看,武汉是全球标杆城市,是世界观察中国的窗口。
来源:大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