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人社协同五周年“成绩单”发布!两地城镇新增就业年均170万人以上

5月8日,川渝人力社保事业协同发展五周年新闻发布会在重庆市人力社保局举行。

上游新闻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五年来,川渝两地城镇新增就业年均170万人以上,两地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9226万人,两地技能人才总量超1600万人。

成绩单:

开展跨区域就业招聘活动

累计提供岗位信息457.4万个

四川省人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熊义堋在会上介绍,5年来,两地人社部门出台鼓励民营企业新增吸纳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等“促进青年就业35条”,率先在创业担保贷款贴息等方面打破户籍限制,川渝两地城镇新增就业年均170万人以上。同时,“春风行动”等跨区域就业招聘活动累计提供岗位信息457.4万个。

“两地促进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帮扶就业率年均达90%以上,川渝城镇新增就业五年累计达868万人。”重庆市人力社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谢辛说,两地共同打造高质量充分就业先行区域,建立首个高质量充分就业评价指标体系,推进各类群体就业创业、投资兴业“同城同待”。

此外,川渝两地人社部门打破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的户籍限制,川渝两地基本养老、失业和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9226万人、1816万人和2340万人。

试点开展深化跨区域人才同城化融入保障机制,实现跨区域人才职称评价互认,惠及两地700余万专业技术人员。

在打造技能巴蜀高地方面,川渝两地人社部门发起成立西部高技能人才培育联盟,协同推进西部工匠城、西部高技能人才培育总部建设,两地技能人才总量超1600万人。

在提升便捷公共服务能力方面,联合打造社保卡川渝通办网点8098个;社保参保缴费记录查询、职业介绍等44项川渝人社“跨省通办”服务累计互办204.4万件。

新目标:

未来五年

将拓展更多跨省市社保卡“一卡通”应用场景

川渝两地人社部门今后将有哪些重点举措?

未来五年,川渝人社部门将持续优化项目共推、政策协同、协调共商机制,深入推进人社事业协同发展,推动实现区域人力资源高效配置、社会保障普惠共享、人才活力充分释放。

具体来看,川渝人社部门将联合引进高层次专家人才,推动人才评价结果互认,加快川渝博士后人才发展联盟建设。将聚焦就业、社保、劳动关系等领域,完善川渝人社公共服务标准体系,紧盯企业和群众所需,采取“群众点单 人社端菜”等方式,迭代升级川渝通办服务。

同时,将举办就业创业活动周、西部农民工返乡创业大赛等,深化社会保险服务协同,进一步提升社保关系转移接续效能,持续拓展“川渝社银合作”服务事项和合作银行。持续推进社保卡在政务服务、文化体验、旅游观光、就医购药等领域“川渝通用”,拓展更多跨省市、跨部门社保卡“一卡通”应用场景。

谢辛也表示,在川渝先行先试上,川渝人社部门将主动探索高竹新区等9个毗邻地区功能平台人社各要素协同,出台全国首个跨区域人社基本公共服务地方标准,谋划开展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失业保险试点等。

在辐射带动西部上,将探索建立西部地区公共就业服务区域对接机制,创新构建云贵川渝社保基金监管联动平台,联合贵州、西藏等地区打造社保卡“一卡通”区域协作品牌,促进资源要素加快汇集汇聚。

上游新闻记者 谭旭 重庆市人力社保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