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秒看懂究竟什么是绥靖?
5月7日商务部回应中美经贸高层会谈中使用了绥靖一词,说绥靖换不来和平,妥协得不到尊重。绥靖一词的使用可以说明确而坚定地代表了中方对此次会谈的态度。
为何这么说?“绥靖”原本出自中国典籍《三国志》,本意为安抚平定,但在国际政治中,代表的是妥协和忍让。二战前英、法、美等国对德、意、日法西斯扩张采取纵容政策,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英美策划“太平洋国际会议”企图牺牲中国利益与日本妥协,最终引发太平洋战争;1938年英法德签订《慕尼黑协定》,英法为“祸水东引”,默许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仅半年后,德国便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并进一步入侵波兰,直接导致二战全面爆发。因此,中文语境中将此政策称为“绥靖政策”,特指通过姑息纵容侵略者、牺牲他国利益以换取短暂和平的外交策略,其核心是对侵略行为不加抵制,甚至通过妥协和勾结来安抚强权,最终导致局势恶化。绥靖政策在历史上一次次的失败警示后人,对强权的妥协无法换取和平,唯有坚持公平正义、抵制霸权行径,才能实现真正的安全与稳定、和平与发展。
中国商务部在中美经贸会谈之前引用古语,也是再次向美方明示当下态度,关于中美经贸问题,无论是打还是谈,中方维护自身发展利益的决心不会改变,捍卫国际公平正义、维护国际经贸秩序的立场和目标不会改变。
编辑: 朱晓荣
责编: 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