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万人连夜退票!6小时挪1公里!服务区排长龙,厕所告急

最近刷社交平台,到处都是景区人挤人的画面,看得人直发愁。

要说最夸张的,还得是咱老祖宗留下的这些热门景点,如今全被游客“攻陷”了。

不光是高速上面堵车严重,就连好不容易到了服务区上个厕所,还得排一个大长队......

自驾出行的“人在囧途”

相信很多人在五一假期,都想着自驾出去撒欢,享受诗和远方,可现实却给大伙来了个“迎头痛击”,活生生把自驾之旅变成了“人在囧途”。

就说这高速路况,简直能把人逼疯。

上海到南通这段路,往常一个小时稳稳拿下,结果假期一到,直接变成了6小时的“马拉松”。

有网友晒出导航截图和堵车路况,放眼望去,高速上全是车,密密麻麻,一眼望不到头,车辆就像蜗牛一样慢慢往前蹭。

原本规划好的行程,全被这堵车搅和了,不少人只能无奈地在车里干着急,你说糟心不糟心?

最后好不容易熬到服务区,本想着能松口气,可没想到,这服务区更是个“大型难题现场”。

先看看女厕所这边,排队1小时那都成了常态。

女厕门口,队伍排得老长,三列长队能排出去老远,保洁大姐也是忙得脚不沾地,每隔5分钟就得进去补充一次卫生纸,可见这人流量得有多大。

再瞧瞧停车位,那叫一个一位难求。

服务区里车满为患,车子都跟沙丁鱼似的挤在一起,车主们开着车在服务区里转了一圈又一圈,就盼着能找到个空位停车,可常常是希望落空。

加油站那边也是状况百出,等待加油的车流拐了三个弯,加油员累得扫码枪都拿不稳。

而对于开新能源车的朋友来说,那更是有苦难言,服务区里的充电桩数量严重不足。

好多新能源车车主在充电桩前焦急地排队,等上2-3个小时才能充上电,有的甚至为了争抢充电桩起了争执,这好好的假期,就因为这些事儿,变得一团糟。

自驾出行本是为了快乐,可碰上这样的路况和服务区困境,谁能开心得起来呢?

然而,这还不算完,等你好不容易到了景区,那里的阵仗更让你崩溃...

全国景区“沦陷”

先唠唠北京长城吧,好家伙,去了的人都说,这人山人海的阵仗,跟春运有得一拼!

远远望去,长城上人群密得跟沙丁鱼罐头似的,密不透风。

有的地方想挪动一步都费劲,保安大哥们没办法,只能站在城墙边沿指挥,看着就让人捏把汗。

再仔细瞧瞧,那些有着几百年历史的明代城砖,愣是被无数游客的脚步踩出了凹痕。

这些城砖见证了朝代更迭,承载着历史的厚重,现在却因为游客数量过多,面临着不小的压力。

不知道这样下去,以后我们的子孙还能不能看到保存完好的长城?

看完长城的“人潮”,咱再聊聊泰山。

数据一摆出来,真的吓一跳,泰山日均游客达到4.53万,比景区承载量多出了1.53万!

不少游客为了能在山顶看日出,凌晨三点就爬起来收拾出发,结果呢?还是遇上了大堵车。

大家满心期待,想着早点到山顶占个好位置,可在登山的路上走走停停,等好不容易登顶,太阳早就升得老高了。

甚至有的游客到顶的时候太阳都快下山了,想看的日出成了“日中”或者“日落”,这心里得多憋屈。

而且这么多游客集中登山,对泰山的生态环境也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垃圾清理、植被保护都成了大难题。

再说说其他热门景区,西湖肯定得提一嘴。

西湖断桥那场景,简直绝了!每平米差不多得站5个人,桥面密密麻麻全是人头。

你想举着手机拍个美美的照片?太难了!镜头里除了人还是人,想找个干净的画面都难。

更让人揪心的是,游客数量实在太多,石栏能不能承重这么多人都未可知,万一桥断裂了出现危险,那后果简直不敢想。

这还只是北京、泰山、西湖的情况,全国其他景区也都没好到哪去。

像西安的兵马俑,展厅里挤满了游客,想好好看看那些栩栩如生的陶俑都得“见缝插针”。

上海迪士尼乐园,每个热门项目都得排上好几个小时的队,一天下来能玩上两三个项目就算运气不错了。

重庆洪崖洞,夜晚灯光亮起,吸引了大批游客,周边道路堵得水泄不通。

不过当你在景区人挤人、路上被堵成“停车场”时,车厢这边正在上演一场悄无声息的“逃离”潮...

“逃离”潮背后的真相

今年假期还没开始,12306平台上就掀起了一股退票潮,整整600万张票被退了回来!

原来,不少人刷短视频刷出了“危机意识”。

当看到长城像“人肉传送带”,泰山台阶上全是挪动的人影,西湖断桥直接成了“人桥”后,不少人赶紧打开12306,取消了早就订好的车票。

尤其是年轻人,以前总爱往网红景点扎堆打卡,现在学精了,刷到景区“沦陷”的视频,直接放弃行程,转头研究起冷门小众地。

而这波“逃离”看似突然,实则也揭开了旅游市场不少问题。

一方面,游客数量爆发式增长,景区在管理、服务、设施等方面准备不足,导致游客体验大打折扣。

另一方面,游客的旅游需求集中释放,扎堆出游,也给景区带来了巨大压力。

有人算过一笔账,全国十几亿人要是都在同一时间段出游,就算把所有景区容量翻一番,都未必能满足需求。

所以现在网上讨论最多的,就是咋把假期和堵车、人挤人“解绑”。

有人提议学国外搞带薪休假,想啥时候出门就啥时候出门;也有人建议错峰放假,不同行业、地区分批次休息。

毕竟谁都不想放假出门,结果是花钱买罪受。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