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狗能让狗狗变乖吗?能,但不是你想的那种“乖”

今年年初,网红潘宏在直播给阿拉斯加犬 " 艾特 " 洗澡时采取暴力手段,包括绑嘴、扇耳光等,最终导致艾特死亡。

被绑嘴洗澡的艾特|yahoo

面对有严重行为问题的狗,潘宏往往采用踢踹、殴打狗的方式让狗 " 变乖 "。潘宏的做法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许多人谴责他的残忍,但也有不少人支持他。很多狗狗的主人同样通过打骂训狗的方式来让狗狗变得温顺。

为什么以打骂为主的训狗方式如此受欢迎?这种方法真的有效吗?想要解开这些疑问,我们得从一个经典的训狗理论—— " 头狼 " 理论说起。

早在二十年前被推翻的 " 头狼 " 理论

" 头狼 " 理论最早由动物行为学家 Rudolf Schenkel 提出,至今已经有由 80 年的历史。通过观察圈养狼群的行为,他认为狼群中有一位领导者——也就是 " 头狼 ",来指挥、控制狼群中其他成员的行为。

这一理论一经提出就被广泛传播,许多人到现在都认为这个理论是真的。但实际上,早在上世纪 90 年代," 头狼 " 理论已经被推翻。科学家们发现,在野外自然形成的狼群是由父母和后代组成的,成员之间更多是家庭合作的关系,而非单一的权威领导,也就是说不存在所谓的 " 头狼 "。之所以有原来的观察结果,可能是因为实验中把不相关的狼关在狭小空间中,导致它们产生异常的斗争和压制行为。

不幸的是,这个错误的理论,也被应用到了狗的身上。

" 头狼 " 理论也被错误地应用到了狗狗的身上|ovcpetnutrition

人们认为狗是狼的后代,所以也应该遵循同样的等级结构。许多早期的训狗师和研究者直接套用 " 狼群等级 " 理论,将人类家庭理解为 " 一个跨物种的狼群 ",认为狗会试图争夺主导地位,如果主人不成为 " 头狼 ",狗就不会服从主人。

按照这个理论来训狗时,人们会利用威胁、惩罚、打骂等方式建立权威,让狗狗服从听话。他们认为如果狗狗不听话(比如乱叫、随地大小便等),那就是在挑战 " 头狼 " 的权威,主人或训犬师只有通过严厉的措施(比如踢打、恐吓、打骂),才能让狗狗明白谁才是 " 老大 ",从而让狗狗表现更好。

狗真的变乖了?其实是信任破产

狗虽然是狼的后代,但狗在人类身边演化了几千年,和狼的行为存在巨大差异,无法直接套用狼的理论——更别说 " 头狼 " 理论本身也是错误的。然而,用 " 头狼 " 理论训狗却依然非常有市场。

美国训犬师西萨 · 米兰(Cesar Millan)是推广 " 头狼 " 理论训犬的代表。他是美国知名训狗节目《狗语者》(Dog Whisperer)的主持人。在这档电视,在节目中,米兰的训犬方式主要是通过惩罚和控制性手段(比如电击项圈),让 " 问题狗狗 " 变得更听话。这档节目让在为米兰收获名利的同时,也引发给他带来了诸多争议——许多同行包括美国人道主义协会(American Humane Association ) 和著名兽医及动物行为专家 Sophia Yin 博士都曾表示,米兰的训犬方式基于暴力和威胁,有很多错误。

训犬师西萨 · 米兰|thewashingtonpost

然而,米兰的支持者也不少,他们称这种训犬方式确实有效,曾经捣蛋的狗狗都被调教得听话懂事了。

这正是这种基于暴力和威胁的训狗教育最迷惑人的地方——它在短期内看似有效,但其实弊端重重。

试想在一个人类家庭里,父母只通过打骂恐吓的方式教育孩子,孩子可能因惧怕权威而表现得顺从,但心里对父母却是怨恨且不信任的。久而久之,这样教育下的孩子也会变得害怕、恐惧、焦虑,甚至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

只打骂会让狗狗感到恐惧和不信任|dogpsychology101.com

狗狗也是如此,暂时的变乖往往是出于恐惧和压力。狗不再乱跑、乱咬,并不代表它理解规则或信任人类,而仅仅是学会了避免惩罚。威胁教育可能压制了表面行为,但治标不治本,到头来狗狗并不能学会更好的行为方式,甚至出现新的问题行为。此外,这种以压制为基础的训练方式,会使狗狗对和主人互动产生厌恶、恐惧等负面情绪,容易损害狗狗与主人的关系,而且狗狗的学习能力也会下降,得不偿失。

训犬应该基于信任

现代训犬的基础是和狗狗建立起互相信任的亲密关系,让狗狗在没有恐惧的前提下理解并遵循行为边界。如何训犬才能既维护人宠之间的信任和亲密关系,又达到矫正狗狗行为的目的呢?

常见的训犬方式主要分为四类:正向强化法、正向惩罚法、负向强化法、负向惩罚法。这里的 " 正向 " 并不是正面积极的意思,而是指 " 增加 " 一些东西;" 负向 " 是指 " 减少 " 一些东西。" 强化 " 是指 " 增加 " 狗狗表现出某个行为的可能性;" 惩罚 " 也不是真正的惩罚,而是指 " 减少 " 某个行为的可能性。

四种常见的训狗方式

推荐的训犬方式有两种:正向强化法(Positive Reinforcement) 和负向惩罚法(Negative Punishment)。

推荐:正向强化法

这个方法体现在给狗狗 " 增加 " 一些东西,以 " 增加 " 狗狗表现出某个行为的可能性。

比如,当狗狗每次听到主人叫自己名字时就乖乖跑过来,这时候,主人马上给它们一个奖励(正向 ) ,那么狗狗以后听到名字就跑过来的可能性就增加了(强化)。 再比如,当狗狗在指定地点尿尿后,主人马上给予奖励零食和夸赞(正向),那狗狗将来在这个位置尿的可能性就增加了(强化) 。

用正向强化方式训练出来的狗狗往往都更自信、学得更快,与主人也更亲密、更信任主人。在任何可能的情况下,正向强化法都应是训犬方式的首选。

奖励狗狗好的行为|Joshua Seong

推荐:负向惩罚法

这个方法体现在给狗狗 " 减少 " 一些东西,以 " 减少 " 狗狗做出某种行为的可能性。

比如,当狗狗因为激动咬主人袖子并试图推倒主人的时候,主人转过身来或离开现场,移除给狗狗的注意力(负向),那狗狗在以后咬主人袖子并推倒主人的可能性就会减少(惩罚)。

为什么这招会管用呢?为什么主人不能直接推开狗狗?原因其实是狗狗会将主人推开它的行为当作玩耍,于是以为自己只要咬主人的袖子或试图推倒主人时,就能得到主人的注意力,然后陪它玩;基于这种理解,狗狗之后会更常咬袖子并推倒主人。利用负向惩罚法,不给狗狗眼神,狗狗也就消停了。

负向惩罚法是次于 " 正向强化法 " 的第二好的训犬方式。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 " 惩罚 " 并不是字面上的 " 打骂 " 之意,而仅意味着 " 减少 " 狗狗某个行为的可能性。

不推荐:负向强化法

没那么推荐的方法是负向强化法(Negative Reinforcement)。

这个方式体现在给狗狗 " 减少 " 一些东西,以 " 增加 " 狗狗表现出某种行为的可能性。比如,在遛狗时,主人全程一直紧拽早套在狗狗脖子上的狗绳,直到狗狗缓步之后才松手缓解狗狗脖子上的压力(负向),那狗狗在之后散步的时候缓步前行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强化)。

负向强化的训练方式并不像正向强化法那样积极,因此并不该作为训犬方式的首选。负向强化法训练下的狗狗缺乏正面情绪驱动,内在学习动机不强。在长期的持续压力之下,也容易导致狗狗紧张和信任破裂。

那么应该怎么用 " 正向强化法 " 来训练狗狗在散步时随行呢?中心思想就是奖励好行为,忽视拉拽等不好的行为。比如当狗狗在身边跟随时,及时奖励。如果狗狗拉扯,主人可以停止脚步,待狗狗回到身边坐下或跟随时再给予奖励。狗狗就像是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专注力也有限。用正向强化法训练就需要主人保持耐心。

最应避免:正向惩罚法

最该避免的训狗方式是正向惩罚法(Positive Punishment)。

这个方式体现在给狗狗 " 增加 " 一些东西,以 " 减少 " 狗狗表现出某种行为的可能性。例如当狗狗吠叫的时候,主人或训犬师就对狗拳打脚踢(正向——这里的 " 正向 " 并不代表这一行为是正确的,而是指给狗狗增加了拳打脚踢这一反馈),那狗狗在之后吠叫的可能性就减少了(惩罚)。

" 头狼 " 理论和威胁训练法使用的就是正向惩罚法。在任何情况下,正向惩罚法都应该是最后一个才应考虑的训犬方式。

如果用正向强化法,怎么减少狗狗吠叫呢?狗狗吠叫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门铃的响声、路过的汽车等等。除了可以在窗户上贴膜、拉上窗帘、播放电视外,主人还应该设定一个清晰的标准——在狗狗保持安静的时候给予奖励。奖励的时机也很重要,最好是在刺激源产生后,狗狗还没有吠叫前立刻奖励。训练过程中一定要保持一致性和耐心,通过奖励和鼓励狗狗的安静行为,多次强化后就能帮助狗狗减少吠叫。

四种方式训练会达到不同的效果|@re.barkable

在训犬过程中,恐吓和暴力虽然短期内可能奏效,但从长期来看往往适得其反。主人和狗狗的关系不应该建立在关系不对等的 " 领导者 " 和 " 服从者 " 的基础上,而是互相信任的合作关系。

科学的训犬方式,尤其是正向强化法,不仅能帮助狗狗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还能增强主人和狗狗之间的情感纽带和亲密关系,增加狗狗对主人的信任感,让狗狗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中茁壮成长。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便是主人的耐心,保持训练的一致性。

作者:榛心医动物    

编辑:黄线狭鳕、麦麦

题图来源:yahoo

本文来自果壳自然(ID:GuokrNature)

如需转载请联系 sns@guokr.com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