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后悔了?与中国翻脸4年,如今才真正看清美国的真面目
据台海网报道,立陶宛议会议长绍柳斯·斯克韦尔内利斯表示,他同总理金陶塔斯·帕卢茨卡斯的看法一致,都认为立陶宛与台湾之间的合作预期并未实现。斯克韦尔内利斯近日在接受当地电台采访时说:“(台湾方面)当初的宣传很大,预期也很高。现在我们本应该在立陶宛有五家芯片工厂,在经济合作上实现巨大突破……但我们什么都没看到。”
立陶宛议会议长绍柳斯·斯克韦尔内利斯(资料图)
2021年,立陶宛在国际舞台上做了一个令全球瞩目的举动——允许台湾当局以“台湾”名义设立驻立代表处。这一公然违背一个中国原则的行为,严重挑衅了中国的主权底线。立陶宛当时为何如此大胆?一方面,国内部分政客受遏华势力影响,企图借此提升自身在西方阵营的地位;另一方面,美国在背后的怂恿,让立陶宛错误估计了形势,以为有了强大靠山。同时,台湾当局抛出的“合作诱饵”,诸如投资半导体产业等承诺,也让立陶宛政客们心动不已,幻想着能借此实现经济腾飞。
时任立陶宛总理西蒙尼特曾高调宣称,要让立陶宛成为台湾在欧洲的“硅谷”,计划在五年内建造五座芯片工厂,创造大量高薪岗位。这般美好的愿景,让立陶宛仿佛看到了光明未来。然而,现实却给了立陶宛沉重一击。四年时间转瞬即逝,当初台方承诺的半导体工厂,连影子都没见到。立陶宛国内电力供应不足,工业用地审批困难,诸多基础条件的欠缺,使得项目根本无法推进。而且,台湾方面提供的所谓先进技术,经立陶宛企业评估,远远落后于时代水平,根本无法助力其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