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垮合资反击吉利,比亚迪全面降价!汽车产业恒大已出现,魏建军一语成谶

眼看着各大车企大搞 " 一口价 " 政策,合资品牌们以价换量,稳住了一定的市场份额,比亚迪却并没有给对手机会。22 款车型,限时大降价,不仅可能压倒了合资的最后一根稻草,就连 " 爱模仿 " 的吉利,也被造成了吨级伤害反击。
此时此刻,魏建军再次露面,大谈汽车行业,其口中的 " 汽车界恒大 ",如雨后春笋,一夜之间俱冒了出来。

即便 " 拒绝内卷 " 被重提,今年以来," 一口价 " 愈演愈烈,被压得喘不过气的合资品牌,甘心弃掉利润,终究挽回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然而,比亚迪不给机会,乘胜追击。5 月 23 日,比亚迪发动连番攻击,先是海洋网,即日起至 6 月 30 日,购买海鸥智驾版、海豚智驾版、宋 PLUS 智驾版、海豹 06 DM-i 智驾版等 10 款智驾版车型即可享受限时一口价。
本就利润极低的小型车市场,吉利星愿自去年上市后与比亚迪海鸥、海豚争天下,此次,5.58 万元的海鸥和 7.78 万元的海豚,比亚迪直接在价格上 " 回敬 " 吉利。大型车企之间的斗争,就是这么直接。

王朝网,固然不会掉队。偌大的海报写着:即日起至 6 月 30 日,含 618 购车现金补贴及比亚迪置换补贴,王朝智驾版车型 6.38 万元起。
由此,7.98 万元起的秦 PLUS DM-i 暂时成为了过去式,6.38 万元起售,让人直呼不敢想象;此前上市之时就瞄准着丰田凯美瑞、本田雅阁的秦 L DM-i,"9.98 万元起 " 直接变成了 "7.98 万元起 ";包括其他的王朝网车型,本就已经是 " 价格屠夫 ",再给出 1 到 2 万元的降幅,可谓是不给其他车企活路。

今年以来,购车成本虽然大幅度下降,但有的车企的一口价,本质是先减配,再推出特定款车型,进而制定出一口价。对此,有网友表示:" 还不如以前终端给到的优惠幅度大。"

优惠补贴也玩出了新花样,说到底,之所以套路太多,是因为不是所有的车企都 " 赔得起 "。
从今年第一季度的财报来看,比亚迪净利润 91.55 亿元,同比去年增长 100.38%;吉利汽车净利润 56.72 亿元,同比增长 264%;赛力斯净利润 7.478 亿元,同比增长 240.60%;长安汽车净利润 13.53 亿元,同比增长 16.81%;上汽集团净利润 30.23 亿元,同比增长 11.40%;长城汽车净利润 17.51 亿元,同比下滑 45.60%;广汽集团净利润 -7.316 亿元,同比下滑 159.95%。

赛力斯靠着问界品牌,走高端路线,风景独好;吉利汽车早早 " 模仿 " 比亚迪,2024 年就实现了业绩暴涨,2025 年依旧强势;而龙头企业上汽集团,第一季度虽然有了血色,但几乎和比亚迪同等的销量,净利润差了 3 倍,可见 " 一口价 " 政策是 "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
其他车企,更不用多说。陪得起的渐渐赔不起,陪不起的早已另辟蹊径,独善其身。

几乎是同时,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再次站了出来,大声高呼:" 汽车界的恒大已经存在了,只是还没爆雷!" 只是其意有所指,所指是谁,并不明确。
根据 DeepSeek 的描述,恒大之所以破产,主要长期依赖 " 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 " 模式,通过大量举债快速扩张。这样的模式在行业形势上行时可快速获利,一旦销售放缓或融资受阻,债务压力便会爆发。

魏建军表示,某些企业通过亏本卖车、疯狂融资、股价炒作等方式维持运营,最终可能会像恒大一样资不抵债而崩盘。
同时,魏建军还痛批:" 什么样的工业产品降十万还能得到质量保证?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
也就是说,按照魏建军的说法,疯狂参与价格战、一味地降价求量,背后本身就可能存在了极大的隐患,一旦爆雷,后果不堪设想;另外,一味地降价,想要获利,就需要极致控制成本,由此就没法保证产品质量。
实际上,今年以来包括哈弗、魏牌旗下的多款车型," 无一幸免 " 都进行了降价,由此,长城汽车第一季度净利润下滑 45.60%。

" 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 " 的恒大模式,悄然在汽车界中出现," 拒绝内卷 " 多次被重提,始终是雷声大雨点小。巨轮滚滚向前,有些事已经难以被遏制,某种层面上,销量来得比净利润更吸引,且为了将其赋予一个好听的口号,不惜以 " 长期主义 " 诠释之。
汽车产业的恒大,不仅已出现,还更多了!
视频号回顾:
往期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