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抓官员越来越多,朝鲜驱逐舰下水事故谁主责?

在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因新型驱逐舰在清津造船厂下水时发生严重事故而震怒后,被公开宣布拘留的朝鲜干部越来越多。

据朝中社5月26日消息,25日,朝鲜司法机关根据事故调查组查证的资料,传唤和拘留了“对重大事故发生负有重大责任”的劳动党中央军需工业部副部长李亨先。

在此之前,22日,“对事故有明显责任”的清津造船厂厂长洪吉浩被传唤到司法机关;24日,“对事故负有责任”的清津造船厂总工程师姜正哲、船体总装车间主任韩京学和行政副厂长金勇鹤被拘留。

朝鲜军工系统干部极少见于公开报道,上述干部的个人履历尚不为外界所知。一些分析认为,李亨先应当是分管造舰工作的副部长。

在朝鲜,大型军工企业、重工企业的负责人和总工程师,享有较高的政治地位,常常得到重用和提拔。现任劳动党中央书记兼军需工业部部长赵春龙,就长期在军工企业担任车间经理、厂长。军需工业部第一副部长、负责核武器研发的洪承武,早年担任过宁边核设施反应堆的总工程师。另一位副部长洪英七,也是车间经理和工厂党委书记出身。

4月28日至29日,“崔贤”号多用途驱逐舰启动武器系统战斗适用性试验。

军工部主责?

5月21日事故发生当天,金正恩最初的指示是:在6月下旬召开的劳动党中央全会上对这一“严重错误”进行立案审查。但21日之后,朝鲜几乎每日更新调查进度,连日拘留重要干部,不仅通过朝中社对外发布消息,也通过朝鲜中央电视台和《劳动新闻》,在国内进行同步通报。

这符合金正恩“严厉指责”后的追责程序。金正恩上一次在现场“严厉指责”,是2024年7月,他在视察样板性的三池渊市建设工作时,发现严重的建筑质量问题,并在“严厉指责”后当场作出指示:对国家建设监督相、副相立即停职,移交司法机关追究责任;对分管建设部门的劳动党中央组织指导部副部长降职处分;对“指导建设全盘”的内阁副总理则“重新加以审查”。

和三池渊的建设问题不同的是,这次驱逐舰下水事故需要经过专业调查才能明确责任。因此,在朝中社关于拘留高级干部的三次通报中,都是先给出调查组向劳动党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汇报,再交代司法机关的最新“抓人”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