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AMD的这波新品,好像只有他家关注我们这些打游戏的?

最近几天,对于硬件爱好者来说应该还是挺重要的。

倒也不是有啥别的事情,主要是因为全世界最大的电脑展之一—— COMPUTEX 台北电脑展正式拉开了序幕。

COMPUTEX 大会自创办以来已有 43 年历史,是亚洲最大、全球第二的 ICT 产业盛会,本届展会以 "AI Next" 为主题,汇聚全球超 2000 家科技巨头与创新企业,不仅拥有着琳琅满目的参展品牌和产品,更重要的是,那些全球顶级的上游厂商、存储厂商和 PC 厂商们都会在这里公布全新一代产品。

只不过今时不同往日,这堆新品里头,和咱们这些玩家有关联的还真不算多。

你看,老黄现在已经一心投入他那又大又好的超级液冷服务器里头,一个多小时演讲能有九成以上时间在复读 AI 算力和服务器阵列;英特尔这边自觉消费级游戏显卡打不过,新 CEO 就带着大伙去鼓捣消费级算力卡了;至于 Arm、高通、联发科,也是人人都在吹自己要定义下一代 AI 体验。

还好,这世界上还有苏妈。

昨日晚间,AMD 在 2025 台北国际电脑展上正式发布了三款新品,可以说款款新品都是猛料中的猛料。

虽然现场我是去不了了,但是信息还是可以搜集一下的,所以说这篇文章呢,小雷就来带大家简单聊聊 AMD 的这批新品,看看有哪些是你感兴趣的,又有哪些产品是比较有意思的。

别的不说,咱们从大伙最关心的 Radeon RX 9060 XT 显卡开始聊起。

要知道,这个系列直接关系着咱们这帮臭打游戏的到底能不能用上便宜显卡,所以我还是很上心的。

作为定位中低端市场的产品,RX 9060 XT 采用了基于台积电 4nm 制程工艺的 Navi 44 GPU,与 RX 9070 系列所采用的 Navi 48 相比面积显然更小,但性价比有望进一步提升。

(图源:AMD)

这颗核心,高概率也会成为之后 RX 9060 的基础,所以大伙可以关注一下。

具体参数上,RX 9060 XT 配备了 32 个 RDNA 4 计算单元、共计 2048 个核心,默认频率为 2220MHz,游戏频率为 2530MHz,Boost 频率为 3130MHz,可选配备 8GB/16GB 的 GDDR6 显存,显存位宽为 128Bit,支持 DP 2.1a 和 HDMI 2.1b,TBP 在 150W 至 182W 之间。

规格方面嘛,没有太多的惊喜,和咱们之前看过的爆料差不多。

当然,大伙儿还是更关心实际性能方面,所以我们先来看看在官方精心设计的场景下能展现出来的性能。

在游戏实测中,相较于友商定位相近的 RTX 5060Ti,RX 9060 XT 在 2K 分辨率极致画质下的提升还算理想,在光追场景下的差距则会相对小一些,总计 40 款游戏,平均下来提升了 6% 左右。

看着好像还行?

仔细看的话,AMD 是用 RX 9060 XT 16GB 版本,在 2K 分辨率、极致画质这种容易爆显存的环境下进行对比的,至于 RX 9060 XT 8GB 版本,AMD 官方根本没有给出任何理论性能背书。

好家伙啊,没想到浓眉大眼的苏妈也学坏了。

事实上,如果你观察够仔细的话,你就会发现 RX 9060 XT 在除显存之外的所有参数上都大约是 RX 9070 XT 一半的水平。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便可以根据 RX 9070 XT 的数据,对 RX 9060 XT 的测试数据进行一个大致的预估,当然,考虑到产品本身还有显存大小、显存位宽和 TDP 的影响,实际效果会在预估的基础上下浮动。

已知 RX 9070 XT 的 Time Spy Extreme 得分为 14500 分左右,在 Time Spy 里的跑分一般为 28000-29000 分。

那么 RX 9060 XT 的 Time Spy Extreme 得分应在 7000 分左右,在 Time Spy 里的跑分则为 14000 分左右。

嗯 ... 这个数据怎么这么眼熟呢?

等一下,这不正好就是刚刚开售那张 RTX 5060 的水平吗?

(图源:英伟达)

看到这大伙儿应该有个底了,在传统光栅性能下,RX 9060 XT 和 RTX 5060 基本是旗鼓相当的,比起目前市面在售的 RX7650GRE 还是有明显提升的,提升幅度约 25%,已经算是比较可观的升级了。

不过国行价格还可以,8GB 显存版 2499 元起、16GB 显存版 2899 元起。

但大伙儿知道,英伟达的拿手好戏就是光追性能,这次更是把 DLSS4.0 成主要卖点。

与之对应的,AMD 也反手掏出了 FSR 4。

相较于上代 FSR 3,这一代 FSR 的升级首次获得了基于机器学习 AI 的超分辨率,除了传统的分析处理模型,还加入了混合机器学习模型,无论性能还是画质都有极大改善。

不仅如此,今天 AMD 更是宣布将为 RDNA4 推出FSR Redstone技术。

根据官方介绍,FSR Redstone 将带来全新的超分辨率和帧生成技术,其中主要包括了三个关键特性:神经网络缓存、机器学习加速的光线追踪、机器学习加速的帧生成。

所谓神经网络缓存,旨在预测间接光照在场景中的反射位置,减少对完整路径追踪的性能需求。

而机器学习的光线追踪 / 帧生成则类似于英伟达 DLSS 3.5 ——通过一种 AI 算法,可减少对光线追踪场景的复杂度要求,随后再通过超分辨率技术进行放大,并接着进行帧生成。

看着不错,起码技术上是赶上 DLSS 3.5 的水平了。

但是哈,苏妈也和老黄学坏了,FSR Redstone 仅针对 RDNA 4 设计,也就是说,只有 RX 9000 系列的显卡才可以使用,老显卡和核显还是老老实实用 FSR 3 吧。

再来看看其他产品,线程撕裂者也上新了,Ryzen Threadripper 9000 系列处理器,涵盖 Pro WX 系列和非 Pro 系列,将于 2025 年 7 月上市。

当然,这也不是俺们这些一般玩家能用得着的,线程撕裂者一向主打高性能计算,旗舰型号 Threadripper Pro 9995WX 拥有 96 核心和 192 线程,在渲染任务中,官方声称其性能比英特尔最快的 Xeon-W 芯片高出 2.2 倍。

全新 AI 计算卡Radeon AI PRO R9700也发布了,这也是首款 RDNA 4 专业显卡,采用了目前最大的 RDNA 4 芯片—— Navi 48,具有 64 个 RDNA 4 计算单元、128 个 AI 核心和 32GB 显存,TBP 高达 300W,在 DeepSeek R1 中比 W7800 强一倍。

不过这都不是咱们普通玩家能用得着的,简单过一下就行了。

仔细想想,对于想买电脑的用户而言,上半年确实有那么一丢丢的尴尬。

年初推出的四张新显卡,虽然对比此前的 RTX 40 系显卡有着不错的提升,但是整体处在 4500-30000 元的中高端价位段,对很多用户来说,这个价格几乎是一台完整的电脑预算。

幸好,到了 5 月底,两家厂商总算是把主流价位的显卡给吐了出来。

在我看来,RX 9060 XT 的定价倒是没啥问题,2499 元的价格,刚好是历代主流价位显卡最常见的一种定价,相较于上代显卡,这次的图形性能也有了不小的提升,再搭配上 FSR Redstone 画的饼,看起来还挺香的。

(图源:英伟达)

问题在于,现在 RTX 5060 其实也就这个价位,而英伟达显卡在游戏玩家的眼中显然是要比 AMD 显卡更加吃香的,已经实装的 DLSS 4.0 甚至会进一步拉开双方差距,并没有达到大家预期中那种爆杀英伟达的效果。

选红还是选绿?对入门游戏玩家而言,这根本是一个不用思考的选择。

这下苏妈,就有点尴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