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士丹利董事总经理沈黎:中国市场对外资机构吸引力不断提高,海外投资者正积极布局中国资产

深交所 2025 全球投资者大会今日举行,摩根士丹利董事总经理、中国在岸股票业务主管沈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不断深化,叠加市场估值吸引力凸显,外资机构正迎来在华发展的黄金窗口期。

制度型开放政策拓宽外资发展空间

沈黎指出,以新 " 国九条 " 为引领的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空间不断扩大,中国市场对外资的吸引力也不断提高,外资机构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沈黎引用了数据显示,近三年已有近百家外资资管机构通过设立理财子公司、公募基金及外商独资企业(WOFE)等形式布局中国市场,外商控股券商数量增至 11 家。

沈黎表示,摩根士丹利深耕中国三十多年,是中国资本市场高水平开放的经历者和见证者,通过新设机构和增加原有机构持股等多种途径,在华的金融服务平台已经实现了多元化的布局,拥有全资的期货公司、公募基金公司、商业银行以及绝对控股的证券公司等。

" 中国不断推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政策,如明确支持符合条件的外资机构在境内设立机构,持续提升金融市场开放程度,包括取消外资持股比例限制、放宽外资机构和业务准入条件、扩大外资机构业务范围等,使得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展,让外资进得来也留得住。" 沈黎指出," 近年来已经有近百家外资资产管理机构纷纷布局中国市场,成立理财子公司、公募基金管理公司或者是外商独资企业(WOFE), 外商控股券商的名单也越来越长,达到 11 家。"

沈黎还认为,从微观层面看,交易所近些年也在不断完善交易细则和交易行为的管理,以 " 趋利避害、突出公平、从严监管、规范发展 " 为总体思路,为市场注入更多的透明性、公平性,这对于外资机构长期布局中国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资产估值具有显著吸引力 吸引境外投资者积极布局

谈及近期外资动向,沈黎坦言,近期海外市场波动性较大,全球资产配置面临新的格局。而中国资产在海外波动中表现出极强的韧性,未来有望成为全球资金长期配置的核心市场。

她提及,5 月 7 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一行一局一会的主要负责人从政策对冲、资金对冲、预期对冲几个方面打出一揽子稳市 " 组合拳 ",极大程度地稳定了投资者和市场的信心。境外投资者尤其是长期资本表现出了较高的耐心和热情,资金流向自 2024 年四季度以来整体呈现净流入的态势。另外,摩根士丹利还观察到 A 股市场有利于吸引长期投资者的三个积极信号。

一是政策 " 工具箱 " 储备充足:财政空间充裕,为一揽子货币和财政增量政策提供保障,增量超长期国债的发行以及央行的降息降准都能对冲部分关税带来的扰动,给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能。

二是估值方面,目前沪深 300 指数的市盈率在 12 倍左右,MSCI 中国指数的盈利预期也回归相对客观的水平且成分公司在应对关税方面处于相对有利位置,中国市场的估值吸引力仍然显著。

三是流动性方面,无论是保险、公募、社保加大对权益资产的投资,还是汇金公司在必要时实施对 ETF 基金的增持,都将给资本市场的平稳运行保驾护航。

沈黎透露,从行业配置方面,海外投资者普遍比较看好科技或人工智能研发、新消费和高端制造相关赛道的企业增长潜力,也在这些方面开始进一步积极布局。另外,由于中美贸易谈判进展超预期,有助于国际投资者风险偏好提振,在刚刚结束的摩根士丹利中国 BEST 会议上,80% 以上的投资者表示有可能近期增加对中国股票的敞口。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