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损失3架F18,F35几乎被击落,美军承认:对胡塞决战已经失败
2025 年 5 月 12 日,美国《纽约时报》报道称,美国原本预计在 30 天内 " 看到打击胡塞武装的显著成果 ",但 30 天过去,美国对胡塞武装的打击行动越看越像一场耗资巨大的 " 烂尾 " 仗。
胡塞武装是也门的地方性军事组织,近年来逐渐成为中东地区不可忽视的力量,其频繁使用无人机和导弹袭击多方目标。美国介入胡塞冲突的主要原因是维护红海航线安全,并试图通过打击胡塞武装来削弱伊朗的影响力。然而,这场行动的结果却出乎意料,成为美军近年来最尴尬的一场军事行动之一。

巨额投入与惨淡战果:美军的尴尬表现
据《纽约时报》报道,美国在对胡塞武装的特别军事行动中,仅一个月就耗资超 10 亿美元。这笔巨额资金足以建造一艘星座级护卫舰。然而,这样的投入并未给美国换来任何显著战果。
美军的目标是先通过空袭摧毁胡塞武装的防空系统,再 " 猎杀 " 其领导层。然而,一个月过去,胡塞武装仍然能照常发起攻击,胡塞武装的实力在有些时候遭到削弱,但很快就恢复元气。

更令人担忧的是,美军在行动中暴露出后勤问题。高强度空袭导致精确制导弹药库存迅速消耗,五角大楼因此担忧未来面对更强大对手时,美军是否能够维持弹药供应。
战斗机损失与技术优势受质疑
除了战果惨淡,美军自身的损失同样令人震惊。杜鲁门号航母在行动中接连损失三架 F/A-18 超级大黄蜂战斗机,其中两架因操作失误坠海,另一架竟被美方护航舰误击。这些事件不仅暴露了美军装备维护和操作上的问题,也让其技术优势受到质疑。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美军最先进的 F-35 战斗机险些被胡塞武装击落。胡塞武装的防空能力远逊于美军,甚至有很多 " 半吊子 " 的自制装备。然而,美军的 F-35 战斗机在行动中 " 九死一生 ",几乎被击落。如果这架 F-35 真的被击落,将成为美军自 1999 年 F-117 隐形战机被击落以来的最大技术挫败。
战略失败与国际形象受损
特朗普政府在这场军事行动中的失败,暴露了美国战略规划的严重问题。行动开始时,特朗普试图通过对胡塞武装的军事打击展现美国的强硬姿态,但不到一个月后,美国就不得不与胡塞武装谈判停火,承认自身行动失败。

这场失败不仅让美军的国际形象受损,也让美国的盟友对其军事能力产生怀疑。作为美国在中东的主要盟友,沙特可能对美军的表现感到失望。而国际社会则开始质疑美国是否仍具备主导全球局势的能力。
未来战争的挑战:美军该如何应对?
这场失败不仅是对美军的一次警示,更是对现代战争模式的一次深刻反思。现代战争中,精确制导弹药的消耗量越来越高,而美军的库存却捉襟见肘。仅仅面对胡塞武装这样的地方性武装力量,美军就已经感到弹药不足。如果未来在权力格局更复杂的地区发生冲突,美军是否能够支撑高强度作战?

此外,美军装备问题也需引起重视。从 F/A-18 战斗机的坠毁到 F-35 战斗机的险些被击落,这些事件都暴露了美军在装备维护和操作上的不足。未来战争中,技术装备的可靠性将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美军必须对此进行深刻反思。
从战略层面来看,美国需要重新审视其全球军事部署和资源分配。介入中东地区的冲突显然已经成为美国的战略负担。
结语

美国对胡塞武装的特别军事行动以失败告终,其不仅损失了巨额资金和装备,还让其全球军事威慑力和国际形象受到重创。这场失败的背后,是其战略规划的缺陷、装备问题的暴露以及后勤系统的不足。
未来战争中,胜利的关键不仅在于技术和资金,更在于战略的合理性和执行力。美军需要从这场失败中吸取教训,为应对更大的挑战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