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白查村船型屋:黎族传统民居“活化石”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记者 骆云飞 摄 5月12日,海南东方,俯瞰被大山环绕的白查村船型屋。船型屋是黎族传统民居,因外形像篷船,内部像船舱而得名。格木、麻竹、白藤、茅草等是船型屋营造的主要材料。用泥巴拌稻草为墙,竹木为骨,茅草盖顶。倒扣的船型设计抗风避雨、通透防潮,尽显黎族人民的生存智慧。海南省东方市白查村87间船型屋至今保存完好,是中国目前唯一保存完好的黎族船型屋古村落。2008年,“黎族船型屋营造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2年,白查村入选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近年来,海南加大对“黎族船型屋营造技艺”的传承力度,保护白查村船型屋文化遗存。(无人机照片)
中新社记者 骆云飞 摄 5月12日,海南东方,俯瞰白查村船型屋。
中新社记者 骆云飞 摄 5月12日,海南东方,三只农家鸡在白查村的船型屋周边觅食。
中新社记者 骆云飞 摄 5月12日,海南东方,白查村船型屋。
中新社记者 骆云飞 摄 5月12日,海南东方,黎族船型屋营造技艺传承人符打因在编制用于修建船型屋的茅草。
中新社记者 骆云飞 摄 5月12日,海南东方,白查村船型屋谷仓(左)。
中新社记者 骆云飞 摄 5月12日,海南东方,黎族船型屋营造技艺传承人符打因在清理破旧船型屋上的杂草。
中新社记者 骆云飞 摄 5月12日,海南东方,黎族船型屋营造技艺传承人符打因在整理用于修建船型屋的茅草。
中新社记者 骆云飞 摄 5月12日,海南东方,黎族船型屋营造技艺传承人符打因用白藤捆绑船型屋框架。
中新社记者 骆云飞 摄 5月12日,海南东方,白查村船型屋。
中新社记者 骆云飞 摄 5月12日,海南东方,俯瞰白查村船型屋。
中新社记者 骆云飞 摄 5月12日,海南东方,白查村船型屋。
中新社记者 骆云飞 摄 5月12日,海南东方,游客用相机拍摄白查村船型屋。
中新社记者 骆云飞 摄 5月12日,海南东方,游客在白查村参观船型屋。
中新社记者 骆云飞 摄 5月12日,海南东方,俯瞰白查村船型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