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三强在华天壤之别 丰田最稳本田最滑日产最危

汽势 Auto-First|撒马尔

日系三强的境遇天壤之别。有人赚的盆满钵满,有人岌岌可危,有人等待反攻。

5 月 13 日消息,有报道称,日产汽车计划进一步裁员约 1.1 万人,预计整体裁员规模将达到约 2 万人,占其全球员工总数的 15%。

日产又一次面临生死时刻

据汽势 Auto-First 了解,此次裁员计划是在去年 11 月宣布削减全球产能 20% 及裁员 9000 人的基础上追加的,目的是加快业务重组。日产将于最近的财报发布会上正式公布这一系列新措施。同时,日产预计 2024 财年(截至今年 3 月)净亏损可能高达 7500 亿日元(约合 372.31 亿元人民币)。

在汽势 Auto-First 看来,日产汽车的危机或比外界想象的更为严峻。在全球汽车市场竞争加剧、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日产面临巨大的转型压力。

合资品牌里,日产是国内下滑最严重品牌之一。

日产汽车中国区含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两大事业板块在内的 4 月销量为 46,295 台。

4 月,东风日产(包括日产、启辰和英菲尼迪品牌)销量为 42142 台。轻型商用车事业板块(郑州日产)销量为 4153 台。2025 年 1-4 月,日产汽车中国区含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两大事业板块在内的累计销量为 16.76 万台。

2024 年日产全球销量为 335 万辆,仅微降 0.8%,但中国区销量暴跌 12.2%,美国市场也因缺乏混合动力车型和产品线老化表现不佳,日产预计 2024 财年(截至今年 3 月)净亏损可能高达 7500 亿日元(约合 372.31 亿元人民币)。

根据日产汽车 5 月 13 日公布的重组计划,目标在 2024 财年实际成本基础上节省 5000 亿日元固定和变动成本,到 2026 财年实现汽车业务营业利润和自由现金流为正。日产计划到 2027 财年将整车生产工厂从 17 家整合至 10 家,此外还将精简动力总成工厂,加快岗位改革、班次调整和资本支出削减,包括取消计划中的九州磷酸铁锂电池工厂。

如今的日产,真是岌岌可危。

丰田最稳 本田中国市场下滑四成

对于丰田,近日的消息有三:

一是 2024 财年净利润是中国 7 大车企总和的 3 倍;

二是 4 月 " 南北丰田 " 在中国市场同比两位数的增幅;

三是预计 2026 年业绩承压,预计净利润为 3.1 万亿日元(约人民币 1550 亿元),相较 2025 财年下滑幅度达 34.9%。

财报显示,丰田 2025 财年的销售收入主要来自三方面,分别是汽车业务、金融服务业务和其他所有业务。 在汽车业务方面,与 2024 财年相比,2025 财年汽车业务的销售收入增加了 1,933.6 亿日元,增幅达 4.7%,总计 43,199.8 亿日元。

从营收和净利润来看,丰田 2025 财年的营收相当于中国 7 大车企的总和,净利润却是这 7 大车企总和的 3 倍。

这 7 大车企分别为比亚迪、上汽、广汽、吉利、长城、北汽、长安,2024 年的营收分别为 7771 亿元、6275.9 亿元、1067.98 亿元、2402 亿元、2021.95 亿元、1925 亿元以及 1597.3 亿元;净利润分别是 402.5 亿元、16.7 亿元、8.24 亿元、166 亿元、126.92 亿元、9.56 亿元以及 73.21 亿元。

显而易见,中国车企普遍在盈利能力方面还存在巨大提升空间。

" 如此高的营业利润水平,得益于价格调整带来的效应以及价值链利润的拓展,同时我们还推进了面向未来的全面投资,并强化了经营基础。" 丰田汽车社长佐藤恒治表示。

销量方面,根据乘联会数据,4 月 " 南北丰田 " 更是呈现出同比两位数的增幅,而这也与丰田今年以来在中国市场加快本土化转型有着密切联系。

其中,广汽丰田 4 月销量为 4.98 万辆,同比增长 2.08%、环比下滑 27.41%。一汽丰田 4 月销售超 6.5 万辆,同比增长约 32.1%、环比回落 8.45%。其中,电动化车型 4 月销量近 3.48 万辆,销量占比达 53.51%。

在当下如此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丰田能取得同比增长表现已属不易。

本田中国 4 月终端汽车销量同比降逾四成。

4 月,本田在中国的终端汽车销量为 43,689 辆,上年同期为 73,831 辆。2025 年 1-4 月本田在中国的终端汽车累计销量为 201,576 辆。其中,东风本田 4 月销量超 2.2 万辆,同比下滑 33.8%、环比回落 42.22%。

整体来看,中国市场销量日系三强 4 月销量仅丰田正增长,本田销量同比降逾四成、日产等待反攻。

电动化集体反攻

电动化转型放方面,丰田依旧走在前列。

广汽丰田新推出的铂智 3X 成为热门产品,在 4 月份的零售销量排在合资榜单的第一名,达到 6727 辆。不只是广汽丰田,东风日产推出的 N7,本田烨 GT、丰田铂智 7,一个个都是中国的里子,中国的速度,中国的智能。

价格方面,日系品牌以破局者姿态,杀疯了。售价 10.98 万 -15.98 万元的广汽丰田铂智 3X,11.99-14.99 万元的东风日产 N7,不仅奔着新势力、也奔着比亚迪、吉利、长安们的腹地。且丰田在车展开幕前正式落地了中国首席工程师(Regional-Chief Engineer)体制。

整体来看,2025 年是日系电动化产品集体反攻的元年。

汽势观:多重冲击

全球汽车市场风云变幻,局面复杂,未来的市场充满不确定性,尤其是关税冲击、智能电动化转型、市场竞争加剧以及供应链挑战,对于车企而言,是一场艰难的战略突围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