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震宇:稳定对华关系对澳为何重要
来源:环球时报
2025年澳大利亚联邦大选本月落下帷幕,执政的澳大利亚工党获得大胜,得以连任。新政府的内政外交动向备受瞩目。近日,维多利亚州新任州长杰辛塔·艾伦宣布,将于今年9月率团访华,在教育、贸易、文化等领域展开深度对话。艾伦特别指出,“在关税壁垒高筑、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下,维州需要主动出击,而中国无疑是我们打开亚洲市场的关键钥匙。”
艾伦此番表态,恰恰反映了本次澳大利亚大选所体现的选情民意。实际上,本次大选是在世界面临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和澳大利亚面临“生活成本危机”的背景下举行的。在本届大选进入收官阶段的关键时刻,美国宣布将对多数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甚至连盟友澳大利亚也不放过,在前期对其加征25%钢铝关税的基础上,再加10%的“对等关税”,令澳大利亚选民心寒、不安和反感,导致选民对联盟党领袖达顿的信任度和好感度急转直下。最终,联盟党大幅落败,达顿本人也创下百年来作为反对党领袖丧失选区的纪录。
在不确定的世界,民心企稳。澳大利亚选举规律也是这样,每逢艰难时刻,选民倾向于选择在任政府连任。阿尔巴尼斯总理过去三年执政的主要特征就是稳慎。稳定对华关系显然是工党政府最为亮眼的外交政绩之一。 2022年5月阿尔巴尼斯领导的澳大利亚工党上台后,大幅回调前任联盟党的反华政策,采取积极措施加强对华沟通。在两国领导人的直接对话和战略引领下,中澳关系止跌回稳,全面转暖,两国总理实现互访,中澳各领域交往迈出积极步伐,经贸往来全面恢复,受到两国各界欢迎。在选举过程中,工党作为执政党在对华政策上保持连续性,在涉华表态上总体保持理性克制。这种务实稳健风格赢得了选民信任。
纵观选前主流民意调查,在对美关系方面,选民对工党和联盟党的满意度不相上下,然而,在对华关系尤其是对华政策方面,选民对工党的满意度领先联盟党足足20个百分点,体现出澳大利亚社会更加期待健康稳定的澳中关系,更期待澳中自由贸易帮助抵御经济民族主义对澳大利亚经济的冲击。
连任后的阿尔巴尼斯面临着拼经济和稳外交的重任,二者相辅相成。在这样的背景下,中澳关系的战略意义愈发凸显。中国是澳大利亚第一大出口市场,澳大利亚对华出口在出口总额中占比常年稳定在1/3左右,且与美国大宗产品出口存在一定的竞争替代关系。稳定对华关系,巩固和扩大对华出口,关乎澳大利亚人民的民生福祉,关乎澳大利亚的经济韧性。在战略层面上,中澳还需要同心协力,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坚定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维护多边贸易体系。澳大利亚社会正在认识到,在不确定的世界,中国才是可依赖的市场和靠得住的伙伴,中澳关系为澳大利亚提供了最大的确定性。稳定对华关系意味着加强澳大利亚经济的韧性,更好应对外部关税冲击。
值得指出的还有,地方外交和经贸合作是中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方面,是中澳经贸合作的活力之源。澳大利亚工党政府在推动两国地方合作方面素有经验,特别在新世纪以来领先该国其他政党。保护地方外交积极性,为地方经贸合作创造有利的政策环境,为地方外交实践保驾护航,也是应有之义。
本次大选中,澳大利亚民众面对不确定的世界最终站到了确定性一边。选择工党,正是基于对其政策稳定性和连续性的期待。工党政府更有理由坚持独立外交,与中国相向而行,积极进取,推动两国关系行稳致远,为两国互利共赢经贸合作提供更加稳定友好的政策环境,争取为两国和两国人民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利益。(作者是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