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特朗普接连收到噩耗,英法德俄罕见失声,局势生变
2025年4月28日,也门胡塞武装发言人叶海亚·萨雷亚宣布,该组织当天用地对空导弹击落一架美军MQ-9型无人机,这已经是4月以来第七架被击落的同型号无人机,也是本次冲突以来的第22架。更劲爆的是,胡塞武装还声称用导弹和无人机袭击了美国两艘航母,其中“杜鲁门”号航母的指挥系统崩溃,已失去战斗力。尽管五角大楼和白宫对此集体失声,但红海的硝烟已经点燃了特朗普的焦虑——这只是他最近麻烦的冰山一角。
胡塞武装的导弹不仅炸出了美军的狼狈,更炸穿了美国中东霸权的遮羞布。这些被西方称为“拖鞋军”的武装分子,居然用改造的防空导弹和简易雷达,在40天内击落7架价值1亿美元的MQ-9无人机,总损失超过2亿美元。更讽刺的是,美军为了报复胡塞武装,出动B2轰炸机和航母打击群狂轰滥炸,结果只炸死200名胡塞武装成员,其中大部分还是低级军官,而胡塞武装却能持续发射77架自杀式无人机和30枚巡航导弹反击。这种“高射炮打蚊子”的亏本买卖,让美国在中东的军事神话彻底破产。
这边航母被炸的事儿还没消停,那边又传来更刺激的消息:美国可能准备承认克里米亚为俄罗斯领土,以此促成俄乌停火协议。这个被媒体称为“威特科夫文件”的提案,不仅要求乌克兰放弃克里米亚和乌东四州,还要求乌克兰加入北约的愿景无限期搁置。特朗普以为这是“聪明的交易”,却没想到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直接硬刚:“乌克兰的领土只能由乌克兰人民决定!”更打脸的是,美国提出的安全保障方案居然要欧洲国家当“接盘侠”,自己却躲在幕后当甩手掌柜。这种卖队友的操作,让欧洲盟友彻底寒心,连马克龙都公开反对没收俄罗斯资产,摆明了要和美国划清界限。
最让特朗普头疼的,是伊朗核谈判突然杀出个程咬金——俄罗斯要当“担保人”。美伊专家正在阿曼谈判,俄罗斯却突然被拉进局,不仅要接收伊朗的高浓缩铀,还要监督协议执行。这招“借壳上市”让伊朗在谈判中掌握主动权,也让俄罗斯趁机扩大在中东的影响力。更绝的是,普京一边和美国特使密谈3小时,一边在俄乌战场保持压力,摆明了要把美国的“和平计划”变成俄罗斯的地缘红利。这种“软硬兼施”的策略,让特朗普的“极限施压”显得像跳梁小丑。
这三件事像三把刀,刀刀戳在美国霸权的软肋上。胡塞武装用低成本游击战拖垮美军,暴露了美国军事干预的低效;乌克兰拒绝当“冤大头”,撕开了美国盟友体系的裂痕;俄罗斯介入伊核谈判,打破了美国对国际规则的垄断。而英法德俄集体失声,更是释放出危险信号:曾经唯美国马首是瞻的西方阵营,如今连装样子都懒得装了。
特朗普的麻烦远不止这些。欧盟正在推进安全自主,马克龙喊出“欧洲命运自己掌握”;伊朗冷眼旁观航母被炸,却在核谈判中牵着美国鼻子走;就连乌克兰,也开始寻求“类北约”的安全保障,摆明了不把美国当靠山。这种“去美国化”的浪潮,让特朗普的威胁恫吓愈发苍白无力。当胡塞武装的导弹划破红海夜空,当基辅废墟中的国旗依然飘扬,当爱丽舍宫传出“欧洲自主”的宣言,特朗普政府若还沉迷于“美国优先”的迷梦,恐怕真要应验那句老话:时代抛弃你时,连声再见都不会说。
这场变局的本质,是单极霸权与多极秩序的碰撞。美国试图用航母和制裁维持统治,却忘了世界早已不是20年前的模样。胡塞武装的无人机、俄罗斯的地缘博弈、欧盟的离心倾向,都在告诉特朗普:霸权的黄昏已经降临,再强大的军事机器,也挡不住历史的车轮。当白宫还在纠结“杜鲁门号是否真的瘫痪”,克里姆林宫的棋局早已落子,德黑兰的导弹已经上架,巴黎的野心正在膨胀——这个世界,真的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