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24年拿中国超百亿援助,撤资后却翻脸不认账,现在变成这样
据人民网报道,2024年9月29日,中国文化周活动在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落幕。这本是中阿友好交流的又一见证,然而,一段尘封的往事却也借此悄然浮现,引发诸多思考。
阿尔巴尼亚(资料图)
阿尔巴尼亚,这个位于东南欧巴尔干半岛西部的国家,建国之路布满荆棘。公元前167年,它被罗马共和国占领;1190年建立独立封建制公国后,1385年又遭奥斯曼帝国军事入侵,1415年起被土耳其统治近500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阿尔巴尼亚被奥匈、意、法军占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又先后被意、德法西斯蹂躏,直至1944年才重获独立。长期的外部侵略与统治,致使阿尔巴尼亚经济千疮百孔,工业基础近乎为零,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国家发展举步维艰。
1954年,中阿正式建交,自此,中国踏上了对阿援助之路。在之后的24年间,中国向阿尔巴尼亚提供了超百亿人民币的援助款项,承担了142个成套项目。这些援助广泛覆盖工业、农业、交通、通信、国防等诸多领域。在中国的帮助下,阿尔巴尼亚建起了钢铁厂、化肥厂、水泥厂等现代工业设施,农业灌溉系统得到改善,交通网络逐步搭建,国防力量也得以增强。中国甚至在自身经济并不宽裕、物资相对匮乏的情况下,源源不断地为阿尔巴尼亚输送各类物资,从机械设备到生活日用品,从武器装备到粮食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