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石阡花桥镇:驻出真情 帮促振兴

在新一轮党建帮扶工作中,省市县各级党建帮扶单位紧扣“强堡垒、重宣传、兴产业、惠民生、促振兴”目标,精准选派驻村第一书记,扎实开展走访调研,切实制定帮扶措施,协调落实帮扶政策。广大驻村第一书记扎根偏远乡村,深入村组群众,俯身田间地头,自觉当好政策宣传员、党建引领员、发展参谋员、综治指战员、为民勤务员,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党建引领员

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制度,组织党员开展专题学习,创新开展“田间党课”,常态开设“党员先锋岗”,不断丰富主题活动,强化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持续凝聚起支部党员的思想共识、情感共鸣和行动共进的强大合力。

围绕“带不走”的人才队伍,扎实开展32名致富带头人、26名创业青年的专业技术培训32场次,为壮大特色产业、搭建致富平台、助农就近创收注入源头活水。

推动干部队伍综合素质提升,23名村干部达到大专以上学历,实现村“两委”班子学历提升全覆盖,村干部的水平能力由“威望型”向“学者型”“经验型”向“专业型”转变。

按照高素质、青年化、专业化的发展方向,规范培育流程,把严考察标准,培养23名积极分子、13名预备党员,为基层党组织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政策宣传员

“挨家挨户摸清198名外出务工群众、178名学生家庭的信息底数,向他们做好政策宣传的同时,主动帮助群众申报相关惠民政策。”方黎把零距离服务群众作为聚民心、暖人心的有力抓手。

“主要围绕‘六类重点人群’、脱贫户、监测户、低保户开展‘地毯式’排查走访,准确把国家的惠民政策宣传位,确保保障措施落实到位。”刘海每年初春如是井井有条地展开工作。

花桥镇双星村驻村第一书记张进到下寨组向群众宣传法律法规。

“老乡们,这段时间气温逐渐回升,大家在既要抢抓春耕生产,又要注意安全生产,既要注意森林防火,还要关注气象信息……”张进请来朝阳村上坝组和大元子组的群众,和他们集中一起“拉家常”。

据不完全统计,该镇12名驻村第一书记、34名驻村干部以院坝会、堂屋会、田坎会等形式,及时深入村组群众,围绕党的惠民政策、产业发展、综合治理、乡风文明、安全生产、防骗反诈开展宣传宣讲340余场次。

发展参谋员

“依托坝区资源优势,集中连片流转土地,通过‘合作社 大户 群众’的生产方式,规模化、标准化种植油菜1000亩、高粱400亩、辣椒260亩,持续推动产业振兴。”杨杰对坝区融合发展胸有成竹。

“我们通过‘党支部 合作社 大户’的联营模式,设计‘冷水坝联心果’品牌包装。‘科技成果集成展示园’集中展示新品种新技术40项,累计接待观摩30次,培训农户100余人。”唐健波积极探索山地特色农业发展样板。

坪坡村驻村第一书记张洋(左一)到坪坡苔茶基地察看花园管护情况。

“将1300多平方的闲置大棚用来育苗发展蔬菜,加强对1200多亩茶园的管护,淫羊藿种植规模扩大到700亩,既用活了土地资源,又充分激活资源潜能。”张洋为助农增收就近搭建务工平台。

“围绕‘花桥菜油’特色品牌,有力激活集体经济发展‘末梢神经’,86户脱贫户去年分红5.36万元,群众实现就近务工创收和利益链接分红‘双赢’。”谭廷梅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信心倍增。

综治指战员

“通过支部引领、村干部带领、村级公益岗位人员带动、群众主动参与的形式,鼓励群众主动参与到公共环境卫生整治中,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帮助改变生活陋习。”王崇权如是组织群众提升乡村颜值。

“我们结合‘石阡说春’非遗元素,创作出自治、法治、德治有机融合的‘春词’,大力推动移风易俗,不断培育文明乡风。”关海军对营造文明乡风见解独到。

鸭头坡村驻村第一书记王崇权(右一)走访白果树组监测户谭世英(右二)。

“引导群众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矛盾纠纷化解、文明乡风塑造,确保丑事不出组、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周班玉牢牢把握社会综合治理底线,让文明新风吹进村寨群众。

“通过膝促膝沟通、面对面协商等形式,广泛征求党员、寨老、乡贤、村民代表的意见建议,修订完善13条《村规民约》,引导群众决策、群众监督、群众执行。”艾亚军凝聚群众智慧力量探索乡村治理。

为民勤务员

省市县各帮扶单位聚焦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民生最突出的短板、生活最现实的需要,持续注入260余万元党建帮扶资金,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贡献帮扶力量。

建设国家非遗“石阡说春”传习基地1000余平方米、文化广场2000余平方米,改造村级活动场所1800余平方米,为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供阵地保障。

石阡县农业农村局到党建帮扶村花桥镇朝阳村机器收割水稻。

广大驻村第一书记真蹲实驻在村,经常深入群众,直面矛盾问题,克服重重困难,引领群众下好安全生产“先手棋”、做足产业发展“绣花功”、打好靓丽村庄“组合拳”,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两年来,驻村第一书记走访慰问生活困难党员143人次、困难群众1630余户、“三留守”人员320人次,为他们送去油、米等慰问物品2300余件。

据不完全统计,驻村干部组织党员和群众开展人居环境整治210余次,开展安全隐患排查240余次,排查化解矛盾纠纷200余起,组织开展公益活动37次,帮助群众解难事61件、做好事112件、办实事180件。(图/文 谭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