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海军参谋长:欧洲船企太多内耗过多,缺乏一个“海上空客”推动出口
【文/观察者网 山猫】
据“防务新闻”(Defense News)网站26日报道,法国海军参谋长尼古拉·沃茹尔在上周的一次会议上表示,欧洲正在面临造船厂“太多了”的困扰——然而这并非这位海军上将在美国面前“凡尔赛”,而是点明了一个问题:众多造船企业正在“无序竞争”,特别是在出口舰船上存在“内耗”,不利于欧洲作为一个整体争夺外部订单。
沃茹尔在上周三(5月21日)的国民会议听证会上指出,法国海军集团(Naval Group)与意大利芬坎蒂尼(Fincantieri)为升级“地平线”级驱逐舰,于2020年成立的合资企业NAVRIS公司曾是欧洲海军企业整合所迈出的“第一步”,然而遗憾的是当初所期望的目标并未完全实现。
(资料图)意法两国“地平线”级编队航行,“地平线”级驱逐舰以及FREMM型护卫舰是欧洲范围内难得成功的海军合作项目
沃茹尔还表示,当前在全世界争夺订单的欧洲船舶企业共有14家之多,而在理想状态下,应当有3至4家互相竞争的船厂,以赢得关键的海外出口订单份额。
他批评道,欧洲“缺乏统一的海军战略”,各国依据本国的战略、以维护本土工业和经济为出发点制定发展路线,以此单靠政治手段推进军舰建造的协调统一是很困难的。即便是已经达成初步合作的法意两国,具体到本国视角,法国选择海军集团,而意大利选择芬坎蒂尼也是某种必然,而法国肯定还会进一步保护其沿海的小型船舶企业,如皮里乌(Piriou)、索卡雷诺(Socarenam)和诺曼底机械制造公司(CMN)等。
沃茹尔对议员们表示,如果造船业想要效仿空中客车公司,打造一个欧洲的海洋船舶巨头,关键取决于造船企业的合并重组,但此前的NAVIRIS显然不够成功,尽管其手握升级法意两国“地平线”级的升级合同,但寻求欧洲以外的出口订单以及成为“造船业整合的领导者”等目标上进展不佳。
目前欧洲主要的军用船舶生产企业,至少包括法国海军集团、意大利芬坎蒂尼、德国蒂森-克虏伯海事集团、荷兰达门、西班牙纳万蒂亚、瑞典萨博-考库姆等多家知名大型工业集团和它们下属的分厂,以及生产其他军辅、海工产品的中小型造船企业,从统一的欧洲角度来说,其数量确实相对偏多。
关于欧洲造船产业难以联合的问题,沃茹尔以法意两国企业目前的产品为例,法国最新的“防御与干预”型护卫舰(FDI)是一款排水量约4500吨的舰艇,除作为法国海军自用的“罗纳克海军上将”级护卫舰之外,也针对一些中小海军的需求,如希腊海军购买的FDI作为“基蒙”级护卫舰;意大利方面则主推其7000吨级的新一代多用途近海巡逻舰(PPA),后续计划中的DDX驱逐舰设计排水量更是达到1.4万吨,这些被沃茹尔认为“有些太大了”,凸显了法意两国未来舰艇设计上的理念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