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长的手枪弹只会变成强力手枪弹——为什么.30卡宾弹不算正经的中间威力步枪弹?

以下文章来源于某骨头的机械境 ,作者机械境的懒骨头

在之前《口径不对就哪哪都不对了——探索时期的中口径中间威力步枪弹》的文后评论区,有读者提出一个非常好的建议,就是把美军在二战中大量使用的 .30 卡宾弹也拿出来比较一下。

为啥说这建议非常好呢?因为网上一直有这么个论调,就是美军的 M2 卡宾也是能全自动射击的,有加大的 30 发弹匣,使用的 .30 卡宾弹初速和动能还都达到了中间威力步枪弹的水平,所以也可以算一种突击步枪。但实际上 .30 卡宾弹作为一种为自卫用武器设计的弹种,其性能远达不到步枪弹的级别,跟大威力手枪弹坐一桌还比较好(这也是为啥某骨头经常开玩笑说 .30 卡宾弹是 " 长手枪弹 ")。

问题在于,就某骨头所知,并没有人认认真真的去写一篇对比文章,清楚明白的展示出 .30 卡宾弹与正经的中间威力步枪弹之间有多大的鸿沟。所以某骨头就趁着这个劲儿,拿数据说话,试着把这个多年的话题给整出个结论来。

———— ===【参比弹种】=== ————

首先有请参赛选手:

【1】.30 卡宾弹 /7.62x33mm,本文的主角。二战时美军使用的子弹是重 110gr.(7.1g)的铅芯全被甲弹,圆头平底弹形,弹道系数 0.179(G1),从 M1 卡宾枪长 18 英寸(457mm)的枪管发射时初速约 607m/s。

【2】7.92x33mm 短弹,正经的中间威力步枪弹,虽然看过收费文的肯定知道它算是性能较差的一种。二战中使用的钢芯覆铜钢被甲弹头重 8.1g,尖头艇尾弹形,弹道系数 0.132(G7),从 StG44 长 16.5 英寸(419mm)的枪管发射时初速约 685m/s。

某骨头要特别指出,7.92mm 短弹的这个弹道系数在中间弹里已经算很差的了,收费文里的其它几个弹种都明显比它强。所以如果连 7.92mm 短弹都比不过的话,就不够格称为中间威力步枪弹了。

【3】9x19mm 派拉贝鲁姆弹,经典的手枪弹,也是二战中德国和英国冲锋枪用的主力弹种。二战中给冲锋枪用的主流子弹是重 115gr.(7.5g)的钢芯全被甲弹,圆头平底弹形,弹道系数 0.120(G1),从 MP40 冲锋枪长 250mm 的枪管上发射时初速约 400m/s。

【4】7.62x25mm 托卡列夫弹,另一个二战经典手枪弹了。本来不关它的事,但因为与 .30 卡宾弹同为 7.62mm 口径,而且吹的人也多,所以一块儿拿出来遛遛。二战时苏军使用的普通弹弹头重 85gr.(5.5g),钢芯全被甲弹头,圆头平底弹形,弹道系数 0.119(G1),从 PPSh-41 冲锋枪长 269mm 的枪管上发射时,初速约 488m/s。(这两种手枪弹的弹形系数某骨头取的已经是比较乐观的数字了,就当是较长的钢芯弹更适合冲锋枪吧。)

【5】.357 马格南转轮手枪弹,公制规格为 9x33mmR,这个是与 .30 卡宾弹最接近的手枪弹了,而且确实有很多狩猎用的杠杆步枪用这种子弹,所以也拿出来比一下。

在这当例子的是 Hornady 专为杠杆步枪设计的 LEVERevolution .357 Mag 140gr. FTX。这种子弹使用的是带软质弹尖的铅芯铜被甲空尖弹,阻力比一般的平头弹和空尖弹要低一些,Hornady 官网标称的弹道系数是 0.160(G1),已经算是手枪弹头里比较好的了(可以对比一下前面 9x19mm 的数字)。盒子上标的 1440fps(439m/s)是用在手枪上时的效果,从 16 英寸(406mm)枪管的卡宾枪发射时初速约 564m/s。

把这 5 种子弹放在一块儿,外形的差异就已经很明显了。虽然其中有 3 种子弹弹壳长都是 33mm,但 7.92x33mm 短弹的瓶形弹壳明显粗壮很多,把边上的 .30 卡宾弹比的跟个瘦皮猴似的,稍微粗一圈的 .357 Mag 也明显小了一号。而同为 7.62mm 口径,.30 卡宾弹又把 7.62x25mm 手枪弹比的矮了一截子。至于 9mm 派弹?最矮墩墩的就是它了。

———— ===【存速存能】=== ————

这么大的外形尺寸差异显然就会造成明显的性能差异。咱们还是从不同距离的存速和存能表开始看起。由于这些子弹都不是啥适合远距离的弹种,因此某骨头计算时改成 25m 一档,最大到 500m,这样比较详尽。

从表中可以看到,9mm 和 7.62mm 的两种手枪弹跟另外三种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选手,初速和动能都完败,超音速飞行距离一个 50m,另一个 100m,十分难看。

而在存速能力上,唯一的尖头弹 7.92x33mm 短弹显示出了绝对的优势,可以保持超音速到超过 375m,比第二名的 .30 卡宾弹要远 150m,优势巨大。它在 300m 处的存速超过 9x19mm 弹的初速,存能超过 7.62x25mm 弹的枪口动能。这就是正经步枪弹的实力,哪怕是弱化了的中间威力弹,也远不是普通手枪弹能比的。

转化成存速图,这几个弹种的差异看起来就更是一目了然了。正经的中间威力步枪弹 7.92x33mm 短弹远远甩开了其它 4 个弹种,初速和存速都一骑绝尘。

.30 卡宾弹倒是和 .357 Mag 显示出和很有趣的相似性,两条线几乎是平行下降,.357 Mag 因为弹形比 .30 卡宾差一点所以降的略快。.30 卡宾弹在接近 250m 处掉出超音速,这个过程会对弹头的飞行轨迹造成显著的干扰,散布明显增加,因此可以认为在超过这个距离上就不能再进行精确射击了。.357 Mag 则不到 200m 就亚音速了,这种子弹拿来狩猎一般也就建议在 150m 以内进行。

而两种正经的手枪弹就是另外一组了。低初速和低存速意味着弹头很快就会掉出超音速,大量损失动能的同时也失去准确性。这也就是为什么冲锋枪是一种仅适合近战的武器。不过 7.62mm 托弹由于初速高一截,超音速距离比 9mm 派弹还是强的多。作为手枪弹并不出彩,但作为军用冲锋枪弹的话,7.62mm 托弹就比 9mm 派弹优秀了。

在存能图上,正经中间威力步枪弹中最差的 7.92x33mm 继续对其它子弹显示出碾压级别的优势,从头领先到尾。它在 100m 和 125m 的存能分别接近于 .357 Mag 和 .30 卡宾弹的枪口动能,300m 存能依然优于两种手枪弹,差距拉得相当开。而且 .30 卡宾和 .357 Mag 这两个弹种由于存速能力低,动能下降的速度也明显高于 7.92mm 短弹,随距离增加差距反而拉大了。

而 .30 卡宾弹和 .357 Mag 在存能曲线上依然相似,只是后者超音速阻力大,造成动能下降更快,在 150m 处两者的存能几乎相等了(差值不足 10J)。之后由于两个弹种先后掉出超音速,阻力下降而再次拉开了一点距离。从存速和存能曲线可以看出,.30 卡宾弹与其说像中间威力步枪弹,反倒是与 .357 Mag 这种有代表性的大威力手枪弹更为接近。这就是为啥某骨头经常开玩笑说它是 ".30 长手枪弹 ",水平就这样儿了。

手枪弹组倒是出现了动能高低的反转。7.62mm 托弹由于弹头轻,动能全靠速度撑着,因此存能很快就被先掉出超音速、降低了阻力的 9mm 派弹超过。但托弹本身也很快亚音速了,所以最终两者没有真的拉开差距。普通手枪弹的水平也就这样子了,虽然说冲锋枪的单发有效射程通常会标 200m,但在这个距离上弹头只剩二百几十焦耳的能量已经弱的可以了,比 .30 卡宾弹和 .357 Mag 的 500J 级别差的很远,跟 7.92mm 短弹的近千焦耳更是没法比。

———— ===【弹道下坠】=== ————

既然存速和存能的差异就如此明显了,自然就会表现在弹道上。但在开始看弹道图以前,某骨头觉得需要稍微提几句关于瞄准的知识。

子弹的飞行轨迹是一条弧线,出枪口以后就开始稍微向斜上飞,越过瞄准线(瞄具在枪口上方嘛,瞄准线也就比枪口要高一些),直到达到最大高度,也就是 " 最大弹道高 "。之后弹头开始往下掉,再一次与瞄准线交叉,这第二个交点与枪口的距离就称为瞄具的 " 归零距离 "。超过归零距离以后,弹头就一路掉到落地为止了。

而作为目标的人呢,一个成年人的躯干部分,也就是子弹最想打中也最容易打中的致命部分,可以简略的看成一个宽 40cm、高 60cm 的矩形。瞄准的时候,就要对准这个矩形的正中心。这样一来,如果在某个归零距离上最大弹道高刚好等于躯干高度的一半,也就是 30cm,那么不用调整瞄具就可以保证子弹的落点一直在目标身上,方便又理想。这个距离就被称为这种武器的 " 直射距离 "。

但并不是说超出这个距离就一定要调整瞄准点了,因为躯干部分往下还有 30cm,也就是越过归零点以后弹道下坠不超过 30cm 的距离也可以直瞄直射。显然,直射距离越远越好,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测距误差的影响。

所以某骨头作图的时候把弹道高 +30cm 和 -30cm 的两条参考线都做出来了,在这两条线之内的部分就是这种子弹在这个归零距离下能直瞄射击的极限,也就能更容易的看出性能差异。

首先是归零距离 100m,这是各种冲锋枪的表尺最常见的距离之一。为了更清楚的展示弹道差异,某骨头做了 0~500m 和 0~200m 两张图,不然弹道下坠超过 1.4m 的 9x19mm 派弹把比例尺都拉爆了,百米以内的弹道挤成一团,啥都看不出来。

(后面也都会像这样做归零距离 +100m 的展开图。某骨头号称写的文章要尽力做到简单明了,容易理解,可不是光嘴上说说的。为了大家能看的更清楚一点,某骨头这次真的是作图做到吐啊)

显然,在这个距离上,就算是初速最低、弹道最弯曲的 9x19mm 派弹,最大弹道高也不到 10cm。这点高度别说瞄身体不会偏了,瞄头都不成问题(头部高度约 20cm)。这就是为什么冲锋枪在近战中很强,又准,又好控制,火力还猛,拿一大堆弹头泼死对方。

但在越过归零点以后,下坠速度还是显出差距了。唯一的正经中间威力步枪弹 7.92mm 短弹直到 200m 下坠也不超过 30cm,意味着就算瞄具放在近距离位置,对突然出现的中距离目标也能马上进行有效射击,这就带来了更大的灵活性。.30 卡宾弹和 .357 Mag 表现差一点,但也能到 170m 以上。而两种冲锋枪发射的手枪弹就又要差一截了,7.62mm 托弹大约 155m,9mm 派弹大约 145m,托弹还是要好一些的。

接下来是归零距离 200m,这是冲锋枪表尺常用距离的极限了。用远近双距离的翻转表尺的冲锋枪,一般不是 50m/150m 就是 100m/200m,因为 200m 就是发射手枪弹的冲锋枪的极限。设计师们又不傻,不会再像早期冲锋枪一样弄个 1000m 的标尺放在那吓唬人。

在这个距离上,两种手枪弹的最大弹道高都出局了。7.62mm 托弹差不多 40cm,9mm 派弹更是有 50cm。但前者把瞄准点稍微往下挪一点,瞄个肚脐也还能凑合用,后者……瞄 JJ 么?这就是为啥说 7.62x25mm 托卡列夫手枪弹是种挺好的冲锋枪用弹种,在冲锋枪的实用距离内各种好使。

.30 卡宾弹和 .357 Mag 这组最大弹道高依然达标,虽然 .357 Mag 已经有点悬了。而 .30 卡宾弹最大弹道高在 20cm 左右,这就很容易使用。二战中士兵对 M1 卡宾枪的反馈也是 "200 码(183m)以内十分准确,几乎是指哪打哪 ",这张弹道图很好的佐证了这一点。

而 7.92x33mm 短弹那就是另一个等级的存在,最大弹道高只有大约 12.5cm,也就是瞄哪打哪、轻松惬意的那种。

到了归零距离 300m,这次连 7.92x33mm 短弹也撑不住了,最大弹道高接近 38cm,不在直射距离以内了。但就像归零距离 200m 的 7.62mm 托弹一样,还算是 " 能凑合 " 的程度。作为步枪弹,这表现已经有点不够意思。这就是为啥正篇中那几个战后设计的中口径中间威力步枪弹无一例外的要提升弹道性能。虽然其中有些走了邪路,有的则半路跑偏了,但延长射程的目标是一样的。没看过正篇的强烈建议看一下,纯干货。

.30 卡宾弹和 .357 马格南弹就更不行了,最大弹道高分别达到了 63cm 和 78cm,没法瞄了。更重要的是,由于此时弹头下坠严重,只有目标处于归零点前后不超过 25m 的距离时才能击中躯干部分,也就是对测距的误差的容忍度很低。作为对比,7.92x33mm 短弹则允许前后合计超过 100m 的测距误差范围,难度不是一个级别。正经的中间威力步枪弹 " 弹道低伸 " 的优势在此表露无遗。

至于手枪弹组……最大弹道高 1.4m 和 1.1m,这才叫 " 投石机弹道 "。加上测距误差只允许前后合计 25 米左右,已经是难为人了。正经手枪弹就不该打这种距离,某骨头再说一次。

———— ===【总结】=== ————

看了这么多数据和表格,相信大家对 .30 卡宾弹的性能水平已经了解的足够清楚了。这种子弹虽然按照 " 从步枪上发射,比全威力步枪弹明显弱,但比手枪弹明显强 " 这样的定义方式也不是不能能归入中间威力步枪弹这个范畴,但实际表现顶天能算是个大威力手枪弹,比公认的中间威力步枪弹 7.92x33mm 短弹差的太远。

而其最大的缺陷,在于配用的圆头弹阻力太大,存速能力严重不足,由此造成了有效射程低下,直射距离不过 200m 出头,作为步枪弹的话实在没法看。

别忘了,突击步枪的其中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通过发射中间威力步枪弹,能够在 300~400m 以内这个步兵常见交火距离上进行有效射击。而发射 .30 卡宾弹的 M1 和 M2 卡宾枪,在 300m 上就已经弹道弯曲严重,弹头存能低下,不能算是有效的武器了。所以再怎么放宽标准,M2 卡宾枪也不能被归入突击步枪这个范畴,只能算是个加强版冲锋枪而已。

照片里的迫击炮组背着防身用的 M1 卡宾枪,这才是这种武器符合设计预期的使用方式。

不过这并不是 M1 和 M2 卡宾枪的错,因为它们就不是作为主力武器设计的。最开始的设计目标只是要弄出来一种能抵肩射击好训练,比 M1911 手枪射程远威力大,有半自动火力,而且尽量轻巧便携的自卫武器,配发给重武器操作员这类二线人员拿来防身。也就是说,这枪就是个 PDW 二战版。只是最终产品比预期的还要好用,结果经常被拿去当正经的半自动步枪使了而已。(M1 卡宾:太能干怪我咯?)

如果说正经的中间威力步枪弹处在普通手枪弹和传统全威力步枪弹的 1/2 位置,那么 .30 卡宾弹就是在偏向手枪弹一侧的 1/4 处。所以,按某骨头的看法,M1 卡宾枪不算突击步枪,.30 卡宾弹也不算正经的中间威力步枪弹。按现代的眼光,按其性能和用途归类为 " 使用大威力手枪弹的 PCC"(Pistol Caliber Carbine,发射手枪弹的卡宾枪)可能是最恰当的吧。

武器的分类要通过性能看本质,而不是停留在抠概念玩文字游戏的层面上。就算像照片里这样把 M2 卡宾魔改的面目全非,它也不会变成一种轻机枪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