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乐怪话:看到“琳达”就感受到“狂气”

触乐怪话,每天胡侃和游戏有关的屁事、鬼事、新鲜事。

图 / 小罗

最近因为一些契机,我开始 " 云 " 一款略古早、偏猎奇向的 JPRG ——《琳达立方》(Linda Cube)。这款作品最早是 1995 年在 PC Engine(PCE)平台推出的,比我还略长几岁,后来经过多次移植和重制。更准确地说,我正在 " 云 " 的是 1997 年移植到 PlayStation 平台上的《Linda ³ Again》。

一些老玩家可能会更熟悉 PCE 和这个平台上的奇幻 RPG" 天外魔境 " 系列。《天外魔境》最早于 1989 年推出,是世界上第一款 CD — ROM 格式的 RPG,衍生作《天外魔境真传》一度是街机厅的热门格斗游戏。《琳达立方》的诞生,按照游戏设计师桝田省治的话说,是因为他曾参与开发《天外魔境 2:万字丸》,而这样一款 " 传统 RPG" 让他感到压力很大,所以他创作了《琳达立方》作为对立面。能看出,从设计之初,《琳达立方》就是作为一个 " 坏孩子 " 被创作出来的。

《琳达立方》的游戏封面就有一股 Cult 电影的风味

《琳达立方》的剧情大致是:未来,人类已经离开了地球,分散居住于不同的星球上。其中之一的星球 " 新肯尼亚 " 某天突然被小陨石砸中,给人们留下了一座石碑和一艘方舟,预警离一切毁灭还剩 8 年时间。玩家需要扮演青年 " 肯 ",与搭档 " 琳达 " 在 8 年内尽可能地收集动物,以启动方舟逃离灾难。

新大陆、末日、方舟,类似的冒险背景在当时的游戏里其实并不罕见。游戏的玩法类似于 " 宝可梦 " 的捕获、收集,有众多异形的动物设计,有些甚至很恶趣味。考虑到《琳达立方》发售时 " 宝可梦 " 还没诞生,这类动物搜集捕获的玩法大概还是很超前的。

游戏里的一些 " 动物 " 设计

随着游戏进程的深入,更吸引人注意的,是各种意义不明、甚至略带恶心的剧情展开。你会看到异常的角色突然登场,然后诡异地领了 " 盒饭 "。这些内容杂乱、张扬,根据桝田省治的说法,这些设计来自他的一场梦。而这种表达所散发出来的 " 狂气 ",让我不由得想起日本另一个很著名的 " 琳达 " ——摇滚乐队 The Blue Hearts 的歌曲《琳达琳达》(リンダ リンダ),歌词里写着:" 像沟鼠一样想变得美丽,那种照片拍不出来的美,琳达琳达琳达…… "

The Blue Hearts 歌曲《琳达琳达》封面

如果你听过这首歌,或者看到这篇怪话之后去试着听听,我相信你能很直接地感受到 " 狂气 ",哪怕不具体解释这个词的含义,听众也能理解那种直言不讳的奔放、不羁甚至狂妄的气概。不过还是得稍微提醒一下,这首歌比较嘈杂。我想,如果是我自己玩《琳达立方》,再配上《琳达琳达》的歌曲声,一定是非常有趣的体验。

在这样的联想过程中,我也试图去寻找," 琳达 " 这个名字是否存在什么特殊的含义,但最终没有找到。很可能这两部作品里的 " 琳达 " 只是普通的名字,但我还是自顾自地建立起一种 " 琳达 " 和 " 狂气 " 之间的关联——一看到 " 琳达 ",我便想起游戏的画面,想起歌曲重复的歌唱。

" 琳达 " 在游戏中的形象设计很经典,与 " 狂气 " 相反,她的发色是镇定的蓝色。这个设计来自田中达之,也许你能察觉一些《阿基拉》的影子。

《琳达立方》的角色设计,来自田中达之,是一眼就能记住的风格

如果有一天,《琳达立方》能以重制版的形式登上主机平台,我想我一定会第一时间去玩一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