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急着给它鼓掌了...

曾经的漫威有多辉煌,如今的漫威就有多落魄。

曾几何时,漫威电影是超级大片的代名词,横扫票房全球风靡。可现如今,这块招牌已经越来越无人问津,一部更比一部惨。

直到这部《雷霆特攻队》,漫威的口碑才算好转。烂番茄新鲜度 92%,豆瓣评分 6.8 分 .....

难道这一次漫威真的翻身了吗?

《雷霆特攻队 *》

自从漫威宇宙步入第五阶段之后,漫威电影似乎彻底失去了光环。

上一代的人气角色淡出银幕,漫威急于想要培植新英雄来接棒。

可呈现出来的效果却是混乱与失控。

新角色无论在粉丝号召力还是人气受众层面,都没法跟钢铁侠、美国队长、黑寡妇这些早已在观众心中建立起超然地位的上代英雄相提并论。

更糟糕的是,漫威宇宙自从第四阶段开启 " 多元宇宙 " 之后,电影就陷入了 " 世界观越大,故事越小、制作越粗糙 " 的怪圈。

《雷神 4》沦为了全面低幼化的烂俗闹剧,《蚁人 3》的量子领域像劣质网游,《惊奇队长 2》引入了惊奇少女后让故事变得稀碎,由猎鹰接棒担当二代黑人美队的《美国队长 4》,更是被调侃为 " 德不配位 "。

这些电影暴露了漫威电影如今创作上的瓶颈——

虽然宇宙不断扩张,但编导没能深挖角色的魅力。

反而因为套路化的剧情和流水线式的制作,不断消耗与透支观众的新鲜感。

总结过去几年漫威电影的 " 中年危机 ",说穿了就是四个大字:

审美疲劳!

也许漫威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在第五阶段的收官之作,选择了这部主题和故事格局都不算大的反英雄故事,充当开启 " 新复仇者联盟 " 的承上启下之作。

以往的超英电影都沉迷于 " 拯救世界 " 的宏大叙事,但《雷霆特攻队》却反其道而行之。

电影将视角对准超级英雄光环之外的另一面,讲述他们如何与曾经的伤痛和解并完成救赎。

在这部电影当中,主角都是过去漫威电影中的一些边缘配角甚至是反派,说白了就是一群有黑历史的家伙要成为新的‘复仇者联盟’。

故事设定有些类似于 DC 的《自杀小队》,或者说颓废版的《银河护卫队》。

成员包括——

" 二代黑寡妇 " 叶莲娜、" 冬兵 " 巴基、" 红色守卫 " 阿列克谢、电视剧《猎鹰与冬兵》中登场的 " 美国密探 " 约翰 · 沃克、《蚁人 2》中的反派幽灵,《黑寡妇》中的反派模仿大师。

这些角色虽然个个身怀绝技,但与过往复仇者联盟的英雄光环相比,他们的处境始终较为落寞边缘化,许多人的经历甚至具有负面色彩。

漫威过去的电影都有着鲜明的粉丝属性,但在过去由于漫威电影在全球的风靡,令路人观众即使没看过电影也多少知道钢铁侠、美国队长这些顶流角色。

而问题在于:

《雷霆特攻队》选择的都是一些边缘配角,且每一个角色都跟过去的漫威电影有所关联,这也就造成了影片的观影门槛很高。

正所谓,成也电影宇宙,败也电影宇宙。

观众需要看过《黑寡妇》,才能理解叶莲娜与姐姐黑寡妇之间的羁绊,和义父 " 红色守卫 " ’之间若即若离的关系;需要看过电视剧《猎鹰与冬兵》才能知道 " 美国密探 " 为何被称作山寨美队;需要看过电影《美国队长 4》,才能理解为何冬兵当上了国会议员等等。

但如果是对漫威宇宙了解不多的普通观众,就很难快速理解影片前半部分的人物冲突。

故事从二代黑寡妇叶莲娜的视角开场。

电影开篇就透过她的独白,道出了叶莲娜一直活在姐姐娜塔莎去世的伤痛当中,因此选择用一次次执行危险的任务来麻痹自己。

可以明显感受到,影片前半段的画风应该是参考了《美国队长 2》,灰冷色调画面开场加上写实风格的动作戏,将超英题材融合谍战片的叙事,都是围绕反叛特工揭露组织阴谋展开。

叶莲娜的身份是中情局下属的秘密特工,她的上司瓦伦蒂娜是一个野心勃勃的政客,秘密参与了一项恐怖的人体改造实验 " 哨兵计划 ",妄图制造出最强大的超级战士。

但是阴谋败露,瓦伦蒂娜遭到了国会的弹劾。

为了消除证据,她秘密吩咐叶莲娜、" 美国特工 " 约翰 · 沃克、" 幽灵 " 与模仿大师先后前往前往一座秘密实验室。

表面上是要求他们毁掉所有实验室证据,背地里却是想要叶莲娜和这些人一起自相残杀,从而将一切知晓 " 哨兵计划 " 的人员给灭口。

叶莲娜她们发现自己成为了瓦伦蒂娜的弃子以后,决定握手言和联合在一起,一起对抗野心勃勃的瓦伦蒂娜。

与此同时,已经成为国会议员的冬兵也发现了瓦伦蒂娜的罪行,却苦于没有证据无法扳倒对方,也就在这时,冬兵意外发现了实验室的秘密。

并在叶莲娜等人遭遇追杀的时候,及时出手大展神威。

这场冬兵驾驶摩托的公路追车战,堪称全片最燃最高光的一幕。

冬兵得知了瓦伦蒂娜的阴谋以后,决定与叶莲娜他们联手,由此组成了雷霆特攻队。

主要角色完成集结之后,就引出了本片最大的危机。

叶莲娜在逃离秘密实验室的过程中,发现了一名神秘的普通人鲍勃,叶莲娜试图帮助鲍脖一起逃走,但让她没想到的是,鲍勃的真实身份竟然就是 " 哨兵计划 " 的人体实验品。

他可以化身成全宇宙最强的战士哨兵,按电影中的设定是目前漫威宇宙的天花板级别战力,片中的台词交代他 " 比过去所有复仇者加起来都强 "。

但是由于鲍勃的心理状态极不稳定,难以控制自己体内的巨大力量,导致他后来被自己的 " 负面人格 " 虚无所侵蚀,由此引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浩劫。

单纯从故事简介来看,这似乎仍然是一部 " 三流英雄组团拯救世界 " 的故事。

但和以往漫威超英电影不同的地方在于,《雷霆特攻队》将重心放在了人物的塑造上。

编导在讲述这群另类英雄集结组队的过程之余,也同时着重刻画了他们的内心世界,甚至时难以启齿的伤痛往事。

比如:

叶莲娜因为童年惨无人道的受训经历而患上了 PTSD、哨兵因为童年家庭不幸造成的创伤导致精神分裂、曾经迷失自我导致家庭破裂的美国密探渴望证明自己、冬兵从一名战士转型成为政客面临的迷茫与不适等等。

当其他超英忙着拯救世界,他们却在拯救自己。

让越来越被 " 神化 " 的超级英雄,回归平凡人的视角。

是这部电影在剧作上的亮点。

在如今越发同质化的超英电影领域,《雷霆特攻队》确实很反套路,它没有滥用特效场面,也不一味堆砌动作场面,而是有意识地给超英电影 " 做减法 "。

传统超英电影的高潮通常都是毁天灭地的末日灾难,或是无法无天穷凶极恶的恶徒,并伴随视觉效果华丽的大场面。

但《雷霆特攻队》的路线截然不同,影片的后半段更像是《盗梦空间》。

尤其结尾部分,叶莲娜冒险一层接一层的记忆迷宫,想要找出哨兵黑化人格的源头,众人齐心协力将哨兵从童年噩梦中解救出来。

导演将超级英雄的正邪之战,具象化为一场心理交锋和灵魂救赎的过程,不再是老套的邪不压正,而是将 " 对抗人性的黑暗面 " 作为影片最核心的主题传递。

站在这个角度来,这部电影不仅是一部超英题材的动作冒险片,更是一部心理悬疑电影。

不过,电影虽然在文戏设计上,要比过去几年的漫威电影强上不少,但带来的问题也很明显。

如果抱着爽片期待的来看电影的朋友,可能会大失所望。

由于编导将叙事重心放在了角色塑造层面,因此电影的文戏占比要远高于动作场面,所有精彩的动作场面基本都在预告片里了。

再加上本片的反派 " 哨兵 " 设定太过逆天(可以想象超人的那种战斗力),而主角团这边全都是凡人之躯,基本是被单方面吊打,全程毫无还手之力。

因此雷霆特攻队正式集结之后,全员最有成就感的一幕——

竟然是众人合力抬起一块巨石救了一位路人!

你敢信??

而这正是影片最大的问题,剧作上很 " 反高潮 "。

两个多小时的电影,却全程都在 " 小打小闹 ",缺少能让观众眼前一亮的情节和视觉奇观。

更不要说主角用嘴炮说服反派的设计,有些太过说教和鸡汤。

难怪有观众调侃说:

拯救世界竟然靠 " 话疗 ",灭霸看了都得被气得活过来!

最后顺带一提,细心的朋友可能会注意到,影片标题后面带了一个 "*" 号。

星号通常表示暂名,而在影片的结尾,瓦伦蒂娜向媒体正式公布了 " 雷霆特工队 " 的新名称—— " 新复仇者 "(New Avengers)。

直到此时观众才明白为何 " 雷霆特攻队 " 只是暂时的名字——

原来都是为了引出下一阶段漫威宇宙的新英雄们,同时呼应影片最后字幕部分 " 新神奇四侠 " 的彩蛋。很显然,他们将成为未来 " 新复仇者联盟 " 的主要力量。

所以,这部《雷霆特攻队》基本就是一部加长版预告片。

客观来说:

这部电影不算差,放在过去几年的漫威电影当中,已经算难得。

但如果要放在漫威第一、第二阶段的作品序列当中,那么这部电影只能说是一部平庸之作,亮点是有,但不多。

但作为超英电影,无聊就是原罪。

现在的漫威给人的感觉是黔驴技穷。

漫威的宇宙早就不靠故事支撑,而是靠 " 彩蛋续命 "。

漫威宇宙的困境,其实也是如今许多好莱坞商业大片的困境。

说到底——

观众不是讨厌超级英雄,而是厌恶工业流水线式的平庸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