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印巴激烈交火之际,巴基斯坦向中国求援,增加100亿元人民币额度

4月25日凌晨,克什米尔实控线附近的枪炮声打破了南亚次大陆的宁静。巴基斯坦军方称,印度军队违反停火协议发动袭击,双方随即展开激烈交火。而在战火硝烟的另一侧,4月26日,巴基斯坦财政部长奥朗则布正穿梭于华盛顿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部,向中国提出一项紧急请求——将现有300亿元人民币的货币互换额度增加至400亿元。

这场危机的导火索,源于4月22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针对游客的25年来最严重的平民袭击事件,这瞬间点燃了南亚次大陆的火药桶。印度将矛头指向巴基斯坦,宣布中止《印度河用水条约》、关闭边境口岸,并将巴方外交人员驱逐出境。巴基斯坦则采取关闭领空、暂停贸易作为相应的反制措施。同时巴空军战机紧急升空,并首次将"切断水源"定义为战争行为,国防部长阿西夫警告:"印度若敢动水,巴军将动用全部国家力量回击。"此时,巴基斯坦的经济命脉正面临双重绞杀:一方面,印度切断其77%的农业灌溉水源,预计将导致粮食减产8%-12%。

另一方面,外汇储备仅剩30.9亿美元,卢比汇率年内已贬值15%,债务违约风险飙升。“这是一场生存之战。”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在紧急内阁会议上强调,“我们需要中国的支持,否则经济将彻底崩溃。”自2011年中巴签署首份货币互换协议以来,中国已累计向巴提供超过620亿美元投资,覆盖能源、交通、农业等关键领域。此次请求的100亿元额度,相当于巴基斯坦当前外汇储备的三分之一,将直接用于稳定卢比汇率、支付能源进口账单。

对于中国来说,中巴合作是既定战略。中国是否该为巴基斯坦解决燃眉之急?答案是显而易见的,首先,中国多次强调,要进一步深化“中巴命运共同体”关系,此时为巴基斯坦解决后顾之忧,将有助于印巴在克什米尔问题上达成和解,尽快停火;其次,巴基斯坦经济的好坏也事关中国“一带一路”布局能否顺利推进;最后,印度也会观察中国的言行,若中国选择沉默,那么印度对巴基斯坦只会更加强硬,双方发生大规模冲突的可能性就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