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列格·戈迪耶夫斯基,冷战时期英国克格勃最有价值的间谍,去世,享年86岁

前苏联克格勃官员奥列格·戈迪耶夫斯基去世,他曾秘密向英国传递情报,帮助改变了冷战的进程。他享年86岁。

戈迪耶夫斯基于3月4日在英国去世,他自1985年叛逃以来一直住在英国。警方星期六说,他们认为他的死亡没有可疑之处。

历史学家认为戈迪耶夫斯基是那个时代最重要的间谍之一。在20世纪80年代,他的情报帮助避免了苏联和西方之间核紧张局势的危险升级。

戈迪耶夫斯基1938年出生于莫斯科,上世纪60年代初加入克格勃,先后在莫斯科、哥本哈根和伦敦任职,并在伦敦成为克格勃分站站长。

下面的故事继续4:57皇家骑警如何在冷战期间揭露伪装成加拿大人的克格勃间谍

戈迪耶夫斯基和英国情报历史学家克里斯托弗·安德鲁(Christopher Andrew)在1990年合著的《克格勃:内幕》(KGB: The Inside Story)一书中说,戈迪耶夫斯基开始相信,“共产主义一党制国家不可避免地会导致不宽容、不人道和对自由的破坏。”

他认为,争取民主的最佳方式是“为西方工作”。

在冷战最寒冷的几年里,他为英国情报部门工作了十多年。

3:09 记者否认被克格勃招募

1983年,戈迪耶夫斯基警告英国和美国说,苏联领导层非常担心西方国家的核攻击,因此正在考虑先发制人。

下面的故事继续

在北约在德国举行军事演习期间,紧张局势加剧,戈迪耶夫斯基帮助安抚莫斯科,使其相信这不是核攻击的前兆。

获取每日全国新闻获取当天的头条新闻,政治,经济和时事头条,每天发送到您的收件箱一次。通过提供您的电子邮件地址,您已阅读并同意环球新闻的条款和条件以及隐私政策。

不久之后,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开始采取行动缓和与苏联的核紧张局势。

1984年,在即将成为苏联领导人的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首次访问英国之前,戈迪耶夫斯基向他简要介绍了情况,并向英国人介绍了如何与改革派戈尔巴乔夫接触。戈尔巴乔夫与玛格丽特·撒切尔首相的会晤取得了巨大成功。

本·麦金泰尔(Ben Macintyre)是一本关于双重间谍的书《间谍与叛徒》(the Spy and the叛徒)的作者,他告诉BBC,戈迪耶夫斯基“以一种秘密的方式开启了冷战结束的序幕”。

更多关于world More的视频伦敦希思罗机场大火造成重大航班中断土耳其总统谴责伊斯坦布尔市长被拘留后的抗议活动希思罗机场大火影响了温哥华国际机场的航班特朗普宣布波音公司为美国下一代战斗机f -47的制造商

1985年,戈迪耶夫斯基被召回莫斯科进行磋商,尽管他担心自己的双重间谍身份已经暴露,但他还是决定离开。

他被下药并接受审讯,但没有受到指控,英国安排了一次秘密行动,将他偷偷带出苏联——装在一辆汽车的后备箱里,偷渡到芬兰。

他是冷战期间叛逃的最高级别的苏联间谍。

2014年解密的文件显示,英国认为戈迪耶夫斯基非常有价值,以至于撒切尔试图与莫斯科达成协议:如果允许戈迪耶夫斯基的妻子和女儿前往伦敦与他会合,英国不会驱逐他曝光的所有克格勃特工。

下面的故事继续1:45嫁给前克格勃官员的女子回忆起80年代末的非法恋情

莫斯科拒绝了这一提议,撒切尔不顾外交大臣杰弗里·豪(Geoffrey Howe)的反对,下令驱逐25名俄罗斯人。豪认为,在戈尔巴乔夫缓和俄罗斯与西方之间的僵局之际,这样做可能破坏两国关系。

莫斯科的回应是驱逐了25名英国人,引发了第二轮谈判,双方各驱逐了6名官员。

但是,尽管豪担心,外交关系从未断绝。

戈迪耶夫斯基的家人被克格勃24小时监视了6年,直到1991年才获准到英国与他团聚。

他在英国的保护下,在伦敦西南64公里处一个安静的小镇戈达明度过了余生。

死亡不被视为可疑

在俄罗斯,戈迪耶夫斯基因叛国罪被判处死刑。

下面的故事继续

2007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授予他圣迈克尔和圣乔治勋章(Order of St. Michael and St. George),以表彰他“对英国安全的贡献”。

这与虚构的英国间谍詹姆斯·邦德(James Bond)获得的荣誉相同。

2008年,戈迪耶夫斯基声称,在服用了一名俄罗斯商业伙伴给他的受污染的安眠药后,他被毒死,昏迷了34个小时。

2018年,俄罗斯前情报官员谢尔盖·斯克里帕尔(Sergei Skripal)和他的女儿在英国城市索尔兹伯里(Salisbury)被一种苏联制造的神经毒剂毒死并严重患病,他所面临的风险得到了突显。斯克里帕尔在英国城市索尔兹伯里平静地生活了多年。

21 英国要求答案从俄罗斯前间谍的中毒

萨里警方表示,3月4日,警员接到电话前往戈达明的一个地址,“一名86岁的男子被发现死在该住所。”

下面的故事继续

声明说,反恐官员正在领导调查,但“目前没有将死亡视为可疑事件”,“没有迹象表明公众面临的风险增加”。